永济天气_永济天气预报今天
1.什么是柳下惠?
2.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全篇译文
3.乌鲁木齐什么时候看日食?
4.关于早秋的诗句自古
5.山西有哪些名胜古迹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什么是柳下惠?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原文: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全篇译文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姬姓周朝(前1046~前256)建立后,武王分封开国元勋,其弟周公旦以公爵位封于鲁国,都曲阜,但留朝执政,由长子禽父(字伯禽)代为就封,史称鲁公。其五代孙名“称”,即第十二位鲁君鲁孝公(前?~前769),有季子字子展(或称公子展、夷伯展)。子展之孙曰无骇。公元前715年,无骇卒。当时诸侯以字为谥,鲁隐公便命其族以祖父字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展禽为无骇之子,这便是展、柳二姓均尊展禽即柳下惠为始祖的历史渊源。事迹
柳下惠虽然被孟子称为“和圣”,但是史书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很少。这些记载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记载有明确的时间,部分记载则更接近一种对他的评价。
《论语》
《论语》记载柳下惠在鲁国做士师时。这是一个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当时鲁国公室衰败,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权贵,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100多年后的孔子在谈到这事时还十分气愤,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柳下惠虽然屡受打击排挤,仕途蹭蹬,他的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有人问其故,他答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意识是说,自己在鲁国之所以屡被黜免,是因为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到了哪里也难免被黜免的结果;如果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
《国语》
柳下惠的直道事人,在史书中有几处明确的记载。《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现在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柳下惠这样说,相当于对臧氏在鲁国的执政行为直言不讳地表示了批评。
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叫展喜,在鲁为大夫。齐孝公领兵伐鲁。鲁僖公派展喜去慰劳士兵以便迎战。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孝公问,“我齐国在军压境,你们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会害怕呢,君子是不会害怕的!”孝公不解地问为什么。展喜说,“凭先王之命。当初鲁之始封国君周公和齐的始封国君太公曾共同辅佐周成王。成王曾赐以盟书,说齐鲁两国今后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残杀。现在盟约尚藏在内府,载于史书,每当新君即位都要郑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几天,怎么能把这事抛在了脑后?”齐孝公无言可对,自知理亏,只好撤兵。
齐国的国君派人向鲁国索要传世之宝岑鼎。鲁庄公舍不得,却又怕得罪强横无礼的齐国,遂打算以一鼎冒充。但齐国人说:“我们不相信你们,只相信以真诚正直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如果他说这个鼎是真的,我们才放心。”庄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说:“信誉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宝,我如果说话,那就是自毁我珍宝。以毁我的珍宝为代价来保住你的珍宝,这样的事我怎么干?”庄公无奈,只得以真鼎送往齐国。
《国语》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氏治国简直就是乱来,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的祭祀原则。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所以柱、后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鲧、禹……直到周文王、周武王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的名山、江河和沼泽,也应该加以祭祀。而海鸟“爰居”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功德,这样就决定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而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
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现在,人们还用“柳下惠”或“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问题上的作风正派。
“坐怀不乱”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毛亨注释《巷伯》这首诗时讲了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我的‘不开门’,来向柳下惠的‘开门’学习。”这个故事说明,最晚也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就有了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只是有些语焉不详。
到了元朝,胡炳文的《纯正蒙求》进一步丰富了“坐怀不乱”的细节: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后世流传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与这个版本就大致相同了。
死后
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死后,弟子要为他议谥号。其妻说:“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烈女传》)展禽故谥为“惠”。
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之阳,其墓历来受到人们的保护。秦伐齐,道经柳下惠墓地,秦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樵者,死无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泰安知县毛蜀云曾三次整修其墓,在四周立有界石,为防汶水冲蚀,在墓南、西、北各筑土堤,东南垒石坝三十丈加以保护,并植杨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树,青丝万条”的古风重现。
[编辑本段]评价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编辑本段]柳姓始祖
据唐朝的《元和姓纂》记载:“周公孙鲁孝公子展,展孙无骇以王父之字为展氏,至展禽食于柳下,遂姓柳氏。鲁灭仕楚,秦并天下,柳氏遂迁于河东,河东解,秦末有柳案,下惠裔孙也。”意思是,周公旦的后人鲁孝公有个儿子“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因此有了“展”姓;后来展禽以柳下为食邑,于是展禽的后人开始以“柳”为姓氏。柳氏在秦国兼并诸侯国之后则迁居到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从河东分散到其他地方。
《元和姓纂》是根据当时存在的私家姓氏谱谍编撰而成的,可见在唐朝时柳姓族人就认为柳下惠是他们的得姓始祖。后来河东成为柳姓的郡望,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是河东人,因此人称“柳河东”。
[编辑本段]年表
公元前720 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午时,火光入室,文鸟鼓舞,禽生于鲁地。
公元前715 鲁隐公八年,禽六岁。其父鲁大夫司空无骇卒。
公元前701 鲁桓公十一年,禽二十岁。娶妻姜氏。
公元前695 鲁桓公十七年,禽二十六岁。远行归,夜宿郭外。时天大寒,有一女子趋讬,恐其冻死,乃令坐于怀中,以衣覆之,至晓不乱。
公元前694 鲁桓公十八年,禽二十七岁。仕鲁参末议。
公元前693 鲁庄公元年,禽二十八岁。仕鲁上大夫士师。一仕。
公元前692 鲁庄公二年,禽二十九岁。黜士师职。一黜。同年。生长子
公元前691 鲁庄公三年,禽三十岁。其母卒。
公元前687 鲁庄公七年,禽三十四岁。春三月,复用为士师。二仕。
公元前685 鲁庄公九年,禽三十六岁。黜士师职。二黜。
公元前684 鲁庄公十年,禽三十七岁。生次子。
公元前681 鲁庄公十三年,禽四十岁。复为士师。三仕。
公元前680 鲁庄公十四年,禽四十一岁。复黜士师职。三黜。
公元前672 鲁庄公二十二年,禽四十九岁。春,复为士师。四仕。至五月,复黜士师职。四黜。
公元前671 鲁庄公二十三年,禽五十岁。邻人见鲁既不用,又不果行,乃谓之曰:“鲁聘夫子三黜,无忧色,何也?”因起而歌曰:“春风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枯茂非四时之悲欣,荣辱岂吾心之忧喜?”
公元前667 鲁庄公二十七年,禽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
公元前665 鲁庄公二十九年,禽五十六岁。常与乡人油油然聚首言欢,不堕厥节,时虽欲去,止之复留。
公元前662 鲁庄公三十二年,禽五十九岁。鲁用委吏,就之不辞。
公元前657 鲁僖公三年,禽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众。
公元前650 鲁僖公十年,禽七十一岁。孙生。
公元前648 鲁僖公十二年,禽七十三岁。僖公欲大用之,臧文仲阻止,终止。
公元前646 鲁僖公十四年,禽七十五岁。齐师攻鲁,求鲁岑鼎。鲁予赝鼎,齐人知其诳也,曰:“以展禽之言乃信。”乃以真鼎往。禽曰:“君之欲以为岑鼎以免国也,弃臣之信以免君之国,亦臣之所难也。”
公元前645 鲁僖公十五年,禽七十六岁。子椿卒
公元前643 鲁僖公十七年,禽七十八岁。臧文仲使国人祭海鸟爰居,禽力辨其非。
公元前636 鲁僖公二十四年,禽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种柳树。
公元前634 鲁僖公二十六年,禽八十七岁。夏,齐孝公伐鲁北鄙。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对曰:“获闻之,处大教小,处小事大,所以御乱也,不闻以辞。若为小而崇以怒大国,使加己乱,乱在前矣,辞其何益?” 文仲曰:“国急矣!百物唯其可者,将无不趋也。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曰:“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使君盛怒,以暴露于弊邑之野,敢犒舆师。”齐侯见使者曰:“鲁国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公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二先君之所职业。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君今来讨弊邑之罪,其亦使听从而释之,必不泯?其社稷;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许为平而还。
公元前632 鲁僖公二十八年,禽八十九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不下百余人。
公元前625 鲁文公二年,禽九十六岁。八月丁卯,祭太庙,夏父弗忌为宗伯,将跻僖公于闵(闵)公之上,宗有司谏之,臧文仲不加制止。展禽斥之。
公元前621 周襄王三十一年、鲁文公六年,冬十二月三日,禽卒于鲁地故赵村,享年百岁。
[编辑本段]节操
柳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春秋时柳下(现平阴县店子乡展洼一带)人。余展无骇为鲁国司空(pn qk )。子禽官拜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今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
旧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 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也有传 说是:某年夏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我们也不必再另外举别人的例子了,而坐怀不乱并不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他最高的一面在这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所在管刑法的官,勉强比作现代的司法部长或最高法院院长。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先生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于功名富贵,那是身外事,并不在乎,这是他的人格。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情,后面孔子还要提到他的。
为什么把柳下惠的事放在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记载后面?柳下惠并不是殷纣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战国孔子这一时代的人,还可能稍稍早一点,比孔子大几岁,不过已是一个天下闻名了不起的人物,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柳下惠的这几句话,也说明了前面三个人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古文,如《论语》的文章一看起来好像是法律的条文,一条一条,好像连不起来,实际上仔细一读,它是长篇文章,连接得非常好。换句话说,微子、箕子、比干、有的愿杀身以成仁,如比干;被赶出去就走了,如微子;为奴就为奴,如箕子。为什么他们不弯一弯呢?态度稍微改变一下,去拍个马屁,也会好好用他们,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皇族。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这就说明个人作人也好,在国家社会中立足作一普通人也好,大原则上人格的重要。反过来,就是如果以枉道事人的话,随便哪里都可以干,如果坚持以正道、直道事人,又何必离开?所以引用柳下惠的这几句话,等于是为上面三个人的事,作了一个注解,这就是《论语》的编辑方法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本姓展,名获,字禽,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1]。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2]。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柳下惠虽然被孟子称为圣人,但是史书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很少。这些记载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记载有明确的时间,部分记载则更接近一种对他的评价。
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柳下惠被认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论语》记载中孔子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为柳下惠没有得到任用鸣不平。后来柳下惠做了“士师”(掌管监狱的官),但是三次上台三次遭到罢免,人们劝他离开,他却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他认为如果用正直的方法对待人,到哪里都回被排挤,但是如果要用歪门邪道的方法去对待人,在哪里都可以实行,也没有必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柳下惠的直道事人,在史书中有几处明确的记载。《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现在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柳下惠这样说,相当于对臧氏在鲁国的执政行为直言不讳地表示了批评。
《国语》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氏治国简直就是乱来,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的祭祀原则。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所以柱、后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鲧、禹……直到周文王、周武王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的名山、江河和沼泽,也应该加以祭祀。而海鸟“爰居”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飞来,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功德,这样就决定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而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乌鲁木齐什么时候看日食?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下面的设计,淡化戏剧情节,突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词意境的感悟和戏曲语言的欣赏。
一、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二、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长亭送别》曲词以词典雅见长。试以[端正好]为例,说明这一语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莲洛浦。”是为定评。
3.[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四、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5.金批《西厢》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6.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7.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荚I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参考解说]
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注:[混江龙]一曲,莺莺唱。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满庭芳]一曲,红娘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阅读提示]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关于早秋的诗句自古
简单的说来是:
初亏:18h05m38s 食甚:19h07m38s 复圆:20h05m01s 食分:0.958
新疆是观测最佳地区
据了解,月球行经太阳和地球之间会遮住太阳从而发生日食现象。
其中日全食极为罕见,要求地球、月球和太阳精确地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本影部分覆盖地区的人可见到全食,半影覆盖地区的人见到的则是偏食。日全食是最蔚为壮观的天象之一。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介绍,对于此次日食,全食带将从加拿大北部开始,经过格陵兰岛北部、北冰洋、俄罗斯中部、蒙古国西部,在我国中部结束。在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大西洋北部、欧洲、亚洲可以看到偏食。专家说,此次中心食带将于北京时间8月1日18时59分左右经过阿尔泰山进入我国境内,随后相继经过哈密、酒泉、西安等地。北京时间19时21分,日食带离开地球,日全食结束。
对于我国公众而言,新疆等西部7个省、自治区观测条件非常好。由于这些地方的太阳落山时间较迟,因此可以看到日全食的全部过程。其中,此次日全食我国最佳观测地点是在新疆哈密,全食时间为1分56秒。其次在甘肃的酒泉地区,全食时间1分48秒。其他地区由于处于偏食带,所以很多人看不到全食的过程。
爱好者组团到甘肃观测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介绍,对于此次北京将出现的日偏食,并未在馆内安排观测活动。但此前已在北京天文馆网站上发布消息,征集天文爱好者一起前往嘉峪关观测。前晚,七八十名馆内专家和天文爱好者组成的一支日食观测团已启程,乘坐火车前往甘肃,到嘉峪关进行观测。据了解,昨晚,这支观测队伍已抵达兰州,开车前往嘉峪关。观测团会根据具体天气情况,对于观测地点作出调整。
日食观测眼镜热销
昨天,记者在西直门附近的北京天文馆看到,各馆入口处均设立了关于此次北京地区日偏食发生情况的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展板上详细说明了北京将出现的日偏食的初亏时间(即月亮与太阳刚刚接触的时刻、马上要发生日偏食的时间)、食甚时间(即日面被月亮遮掩最大时刻)分别为18时17分14秒和19时10分。食分为0.92,即太阳圆面视直径的92%被遮住。
在该馆的天文科普商店内,记者看到,专程前来咨询观测日偏食事宜和购买专业观测眼镜的人络绎不绝。“最近平均每天都能卖出四五百个‘太阳观察眼镜’!”北京天文馆销售部的卢经理介绍,随着此次天象景观的临近,馆内所售的太阳观测眼镜、滤光膜等专业观测工具出现了热销。早在好几个月前就有人团购。
网上可观日全食直播
天文专家提醒说,不能亲临现场观看的公众可上网收看日全食发生全过程,从而完成“追日之旅”。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对日全食进行网络直播,有兴趣的公众可登录.pmo.jsinfo.net或上海网上天文台观看网络直播。此外,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届时也将在古都西安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提供网络直播此次日全食的活动。记者从北京天文馆了解到,该馆特别推出“2008中国日全食网站”,内容包括“2008日食预报、日食新闻、日食直播、日食地图、日食见食表、日食知识、日食经过的城市、如何安全地观看日食等信息”。
专家支招观测日食
对于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如何科学地进行观测,专家们纷纷支招。据介绍,观看太阳,必须使用“太阳镜”或“太阳卡”,否则会伤害眼睛。“太阳镜”或“太阳卡”的滤光片是经过专业部门制作的,可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戴上“太阳镜”或“太阳卡”才可以看清楚太阳表面的变化,绘画出日食的过程或记录黑子的形状和位置。即使戴上“太阳镜”或“太阳卡”,每次观看太阳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分钟。另外,绝对不能用普通的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强烈的阳光会造成眼睛致命的伤害。要看,必须在物镜的一端加上相应的滤光片,进行减光。
北京天文馆的工作人员提醒,对于观测此次日食,未购买专业观测工具的市民,也可利用家中一切能使看太阳不刺眼的工具进行观测,比如磁盘、废胶片、X光片等。但同时也要注意,这些工具可能无法滤掉一些对人眼有害的紫外线,因此不宜长时间观看。 北京晨报
2008年8月1日 中国各城市可见日食时间表
城市 初亏 Alt 食既 食甚 Alt 生光 复圆 Alt 食分 全食长(秒) 省份
阿勒泰 17h57m56s 36 18h59m25s 19h00m09s 25 19h00m53s 19h58m02s 16 1.037 88.1 新
疆
自
治
区
富蕴 18h00m07s 35 19h00m58s 19h01m52s 24 19h02m46s 19h59m18s 14 1.037 108.1
青河 18h01m12s 34 19h01m36s 19h02m37s 23 19h03m38s 19h59m45s 14 1.036 122
巴里坤 18h08m11s 31 19h07m52s 19h08m28s 20 19h09m03s 20h04m26s 10 1.035 71.5
伊吾 18h09m22s 30 19h08m06s 19h09m04s 19 19h10m02s 20h04m33s 9 1.035 115.9
山丹 18h18m53s 24 19h15m38s 19h16m14s 13 19h16m49s 20h09m35s 3 1.033 71.0 甘 肃
天祝 18h21m54s 21 19h17m42s 19h18m12s 10 19h18m41s 20h10m40s 0 1.032 59.0
古浪 18h21m35s 21 19h17m15s 19h17m54s 10 19h18m33s 20h10m23s 0 1.032 78.1
平凉 18h24m54s 17 19h19m15s 19h19m49s 6 19h20m23s - - - - 1.031 67.8
民勤 18h19m34s 21 19h15m12s 19h16m00s 11 19h16m48s 20h08m38s 1 1.032 96.2
民乐 18h19m37s 23 19h16m06s 19h16m42s 12 19h17m18s 20h09m50s 2 1.033 72.2
永昌 18h20m06s 22 19h16m02s 19h16m50s 11 19h17m38s 20h09m40s 1 1.033 95.9
宁县 18h25m25s 16 19h19m14s 19h19m55s 5 19h20m35s - - - - 1.031 81.2
合水 18h24m23s 16 19h18m10s 19h18m58s 5 19h19m46s - - - - 1.031 95.7
庄宁 18h24m52s 16 19h18m29s 19h19m17s 5 19h20m04s - - - - 1.031 95.3
武威 18h20m41s 22 19h16m21s 19h17m10s 11 19h17m58s 20h09m48s 1 1.032 .6
金塔 18h16m34s 25 19h13m39s 19h14m29s 14 19h15m18s 20h08m20s 4 1.034 98.8
酒泉 18h16m57s 26 19h14m26s 19h14m57s 14 19h15m28s 20h08m52s 4 1.034 61.6
高台 18h18m13s 24 19h15m02s 19h15m43s 13 19h16m25s 20h09m13s 3 1.033 83.0
崇信 18h25m17s 17 19h19m33s 19h20m03s 6 19h20m33s - - - - 1.031 59.5
景泰 18h22m09s 20 19h17m18s 19h18m05s 9 19h18m52s 20h10m15s -1 1.032 93.9
靖远 18h23m11s 19 19h18m10s 19h18m50s 8 19h19m29s - - - - 1.032 79.1
临泽 18h18m16s 24 19h14m53s 19h15m40s 13 19h16m27s 20h09m05s 3 1.033 94.0
华池 18h23m22s 17 19h17m26s 19h18m03s 6 19h18m40s - - - - 1.031 74.5
庆阳 18h24m02s 16 19h17m54s 19h18m41s 6 19h19m28s - - - - 1.031 93.9
张掖 18h18m41s 24 19h15m12s 19h15m58s 13 19h16m44s 20h09m17s 3 1.033 91.7
泾川 18h25m13s 16 19h19m16s 19h19m53s 6 19h20m31s - - - - 1.031 75.6
灵台 18h25m33s 16 19h19m34s 19h20m07s 5 19h20m40s - - - - 1.031 66.3
环县 18h23m10s 17 19h17m21s 19h18m04s 6 19h18m46s - - - - 1.031 85.5
镇原 18h24m35s 17 19h18m37s 19h19m22s 6 19h20m08s - - - - 1.031 91.5
肃南 18h18m40s 24 19h16m01s 19h16m12s 13 19h16m23s 20h09m43s 3 1.033 21.9
嘉峪关 18h16m43s 26 19h14m22s 19h14m49s 15 19h15m15s 20h08m48s 5 1.034 53.0
白银 18h23m10s 20 19h18m31s 19h18m58s 9 19h19m24s - - - - 1.032 53.0
中宁 18h21m39s 19 19h16m28s 19h17m10s 8 19h17m51s - - - - 1.032 83.0 宁
夏
自
治
区
中卫 18h21m35s 19 19h16m28s 19h17m14s 8 19h18m01s - - - - 1.032 93.0
同心 18h22m30s 18 19h17m03s 19h17m51s 8 19h18m40s - - - - 1.032 96.3
西吉 18h24m09s 18 19h18m50s 19h19m25s 7 19h20m00s - - - - 1.031 69.5
固原 18h24m05s 18 19h18m27s 19h19m12s 7 19h19m56s - - - - 1.031 88.2
海原 18h23m11s 18 19h17m45s 19h18m33s 8 19h19m22s - - - - 1.032 .0
隆德 18h24m43s 18 19h19m22s 19h19m48s 7 19h20m14s - - - - 1.031 52.1
泾源 18h24m55s 17 19h19m32s 19h19m54s 6 19h20m19s - - - - 1.031 47.2
彭阳 18h24m21s 17 19h18m36s 19h19m19s 6 19h20m03s - - - - 1.031 87.0
洛川 18h24m23s 15 19h17m55s 19h18m34s 4 19h19m13s - - - - 1.031 77.6 陕 西
黄龙 18h24m36s 15 19h18m01s 19h18m38s 4 19h19m16s - - - - 1.030 75.5
韩城 18h24m45s 14 19h18m04s 19h18m37s 4 19h19m10s - - - - 1.030 66.6
宜君 18h24m56s 15 19h18m22s 19h19m09s 4 19h19m55s - - - - 1.031 93.5
合阳 18h25m09s 14 19h18m20s 19h19m03s 4 19h19m46s - - - - 1.030 86.5
长武 18h25m20s 16 19h19m13s 19h19m53s 5 19h20m33s - - - - 1.031 79.8
白水 18h25m17s 15 19h18m33s 19h19m20s 4 19h20m06s - - - - 1.030 93.3
澄城 18h25m14s 14 19h18m26s 19h19m11s 4 19h19m56s - - - - 1.030 90.4
铜川 18h25m28s 15 19h18m51s 19h19m38s 4 19h20m24s - - - - 1.031 93.0
蒲城 18h25m37s 15 19h18m51s 19h19m38s 4 19h20m24s - - - - 1.030 93.2
旬邑 18h25m27s 16 19h19m07s 19h19m50s 5 19h20m33s - - - - 1.031 86.0
耀县 18h25m46s 15 19h19m12s 19h19m56s 4 19h20m39s - - - - 1.031 87.1
淳化 18h25m57s 15 19h19m36s 19h20m13s 4 19h20m49s - - - - 1.031 73.1
大荔 18h25m49s 14 19h18m56s 19h19m43s 3 19h20m29s - - - - 1.030 92.7
富平 18h25m59s 15 19h19m23s 19h20m05s 4 19h20m46s - - - - 1.030 83.8
永寿 18h26m08s 16 19h20m09s 19h20m30s 5 19h20m51s - - - - 1.031 42.2
三原 18h26m13s 15 19h19m46s 19h20m21s 4 19h20m56s - - - - 1.030 69.6
华阴 18h26m11s 14 19h19m15s 19h20m00s 3 19h20m45s - - - - 1.030 89.2
高陵 18h26m19s 15 19h19m49s 19h20m24s 4 19h20m58s - - - - 1.030 69.0
华县 18h26m11s 13 19h19m03s 19h19m49s 3 19h20m35s - - - - 1.030 91.8
渭南 18h26m20s 14 19h19m39s 19h20m18s 4 19h20m57s - - - - 1.030 77.7
临潼 18h26m35s 15 19h20m07s 19h20m36s 4 19h21m04s - - - - 1.030 56.7
蓝田 18h26m54s 14 19h20m38s 19h20m51s 4 19h21m04s - - - - 1.030 25.8
咸阳 18h21m35s 21 19h17m15s 19h17m54s 10 19h18m33s - - - - 1.032 78.1
彬县 25m36s 16 19h19m25s 19g20n03s 5 19h20m41s - - - - 1.031 75.8
富县 18h24m00s 15 19h17m44s 19h18m14s 5 19h18m45s - - - - 1.031 60.7
黄陵 18h24m39s 15 19h18m07s 19h18m51s 4 19h19m35s - - - - 1.031 87.9
礼泉 18h26m27s 15 19h20m33s 19h20m42s 4 19h20m51s - - - - 1.031 17.2
运城 18h21m35s 21 19h17m15s 19h17m54s 10 19h18m33s - - - - 1.032 78.1 山 西
永济 18h21m35s 21 19h17m15s 19h17m54s 10 19h18m33s - - - - 1.032 78.1
芮城 18h21m35s 21 19h17m15s 19h17m54s 10 19h18m33s - - - - 1.032 78.1
河津 18h24m34s 14 19h18m01s 19h18m22s 3 19h18m43s - - - - 1.030 41.5
垣曲 18h24m54s 13 19h18m16s 19h18m25s 3 19h18m34s - - - - 1.030 17.3
闻喜 18h24m50s 13 19h18m08s 19h18m29a 3 19h18m50s 1.030 42.5
三门峡 18h25m47s 13 19h18m37s 19h19m20s 3 19h20m04s - - - - 1.030 87.2 河 南
灵宝 18h26m12s 13 19h19m02s 19h19m48s 3 19h20m34s - - - - 1.030 91.8
洛阳 18h25m43s 12 19h18m24s 19h18m56s 2 19h19m28s - - - - 1.030 63.7
登封 18h26m00s 12 19h18m29s 19h19m01s 1 19h19m34s - - - - 1.030 65.2
洛宁 18h26m04s 13 19h18m42s 19h19m25s 2 19h20m08s - - - - 1.030 86.0
南召 18h27m34s 12 19h19m57s 19h20m36s 1 19h21m14s - - - - 1.029 77.2
平顶山 18h27m01s 11 19h19m08s 19h19m52s 1 19h20m36s - - - - 1.029 88.4
乌鲁
木齐
18h05m38s
36
19h07m38s
24
20h05m01s
14
0.958
呼和
浩特
18h16m15s
16
19h10m25s
6
- - -
-
0.930
西宁
18h22m58s
22
19h19m29s
10
20h12m04s
0
0.986
长春
18h09m43s
8
19h00m37s
-1
- - -
-
0.837
拉萨
18h34m09s
27
19h31m41s
15
20h24m42s
4
0.793
重庆
18h34m30s
14
19h28m13s
3
- - -
-
0.911
昆明
18h42m17s
15
19h35m31s
3
- - -
-
0.806
济南
18h22m08s
10
- - -
-
- - -
-
- -
兰州
18h24m00s
20
19h19m51s
9
- - -
-
0.993
广州
18h42m35s
5
- - -
-
- - -
-
- -
银川
18h20m02s
19
19h15m30s
8
- - -
-
0.990
南昌
18h33m49s
6
- - -
-
- - -
-
- -
贵阳
18h39m08s
12
19h32m00s
1
- - -
-
0.860
南京
18h28m10s
6
- - -
-
- - -
-
- -
太原
18h20m49s
14
19h14m25s
4
- - -
-
0.961
南宁
18h44m41s
9
- - -
-
- - -
-
- -
天津
18h18m19s
11
19h09m48s
1
- - -
-
0.922
上海
18h28m41s
3
- - -
-
- - -
-
- -
西安
18h26m47s
15
19h20m52s
4
- - -
-
1.000
沈阳
18h13m10s
8
- - -
-
- - -
-
- -
郑州
18h25m26s
11
19h18m20s
1
- - -
-
0.9
杭州
18h30m20s
4
- - -
-
- - -
-
- -
北京
18h17m14s
12
19h10m02s
2
- - -
-
0.916
合肥
18h28m59s
7
- - -
-
- - -
-
- -
成都
18h33m01s
17
19h27m37s
5
- - -
-
0.913
长沙
18h35m19s
8
- - -
-
- - -
-
- -
哈尔滨
18h06m41s
8
18h57m26s
0
- - -
-
0.816
海口
18h48m15s
5
- - -
-
- - -
-
- -
石家庄
18h20m25s
12
- - -
-
- - -
-
- -
武汉
18h31m36s
8
- - -
-
- - -
-
- -
香港
18h43m39s
4
- - -
-
- - -
-
- -
福州
18h36m13s
2
- - -
-
- - -
-
- -
澳门
18h44m03s
4
- - -
-
- - -
-
- -
济南
18h22m08s
10
- - -
-
- - -
-
山西有哪些名胜古迹
1.描写“早秋”的诗句有哪些
1,《太原早秋》 唐代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译文: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2,《早秋三首·其一》 唐代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译文: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向南飞腾。
3,《军城早秋》 唐代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译文: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4,《早秋山居》 唐代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译文: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树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
5,《早秋山中作》 唐代 王维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译文: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2.形容“早秋天气很好”的诗句有哪些1. 唐代:许浑 · 《早秋三首·其一》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2. 唐代:温庭筠 · 《早秋山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3. 唐代:王维 · 《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4. 唐代:岑参 ·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5. 唐代:鱼 · 《早秋》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3.自古以来描写秋景的诗句很多描写秋景的诗句有以下:希望能帮到你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战国 楚 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
4.关于“立秋”的诗句有哪些1.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5.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6.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5.关于秋的诗句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凭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描写秋天的送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描写秋天的元曲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居秋暝①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注释]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
②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随意”句:《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歇:消歇,凋谢。
〔作者〕王维 (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闲闲:从容貌。
迢递:远貌。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赏析: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王维是唐代第一等高手。
他擅长写景,更善于写情,写恬静的闲适之情。诗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两句,就把这种境界写得淋漓尽致。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
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
写景写情并举,于写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孟浩然 (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八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
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诗坛所推崇。
在描写山水田园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
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
6.关于秋天来了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3、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