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的这次台风厉害吗 ?

2.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3.关于天气的古诗

4.龙卷风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形成的?

5.央视天气预报几点播放CCTV天气预报是预报哪

6.什么天气预报软件可以看趋势和下雨之类的

7.台风梅花最新报道

上海天气气压预报_上海天气气压预报钓鱼

台风来了1

八月,我看见电视上的气象报告,说:“最近几天,因为妮妲台风的影响,山区会有豪雨降下,请各位做好万全的准备。”

可怕的妮妲台风来系,在南部的小林村因为这次的台风因此而受灾,因为有淹水,所以附近的大饭店也因此倒塌,小林村的居民因为这次的风灾,死伤了人,能够活下来的人真是奇迹,但去世的人也希望可以保佑那些活下来的人,因为这次的风灾,让小林村损失惨重。

我之前有遇过台风,我家对面的拉面店的招牌掉下来了,而且我的家淹水,爸爸拿着水桶捞水,然后我还看到公园旁边的树倒了,也因为这样子而妨碍交通,因为台风造成了许多不便,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听到强烈的风声,早上起床的时候,还看到花盆散落一地,万一住在楼上的人的花盆掉下来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和爸爸就去跟楼上的人说,楼上的人都把花盆放好了。

在台风来临前一定要做好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让不必要的伤害降到最低,俗话不是说:“多一分准备,才能减少一分损失。”

台风来了2

9月14日,就是星期五。那天晚上我无比兴奋。我为什么兴奋呢?因为明天爸爸要带着我去海边玩儿。但是,不高兴的事情来了。到了较场尾(就是去海边玩的地方),那里警察就把去住宿的路给封起来了。他们说:台风山竹要来了,如果再住宿的话会很危险,所以所有人都不能过去。就在我和爸爸准备坐车回家时,住宿那里的老板来了。她带着我和爸爸到了酒店。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啦,我的小肚子早就已经饿坏了。在饭店,我感觉到了一阵一阵的风,那风吹得我直打哆嗦。我想:这些风怎么这么冷啊。我又听到了饭店的老板说:台风山竹要来了,16级的台风我还第一次见呢。不知道这次会有多大的损失呢。另一个人说:这还只是经过我们这里呢,如果是停留在我们这儿,那我觉得这里都会变成废墟!听了他们的谈话,我既害怕但又兴奋。害怕是因为我怕把爸爸和我给吹散,兴奋是因为我想看看16级台风是什么样的。

在晚上,爸爸对我说:明天早上8点半后所有的车都不能上高速,所以早上你要早点起床,知道了吗?我看着爸爸说:知道了,爸爸。

第二天早上,我和爸爸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去往停车场的路上时,突然来了一阵5,6级的风,差一点就把我给吹飞了,还好爸爸及时地抓住了我。当时我还在笑,好像在说:不用担心,这点儿小风吹不走我的。但是,我早已经被那些风给吓坏了。

回到家,爸爸给我看了酒店老板发过来的,在里较场尾那里靠近海边的那一排都被海水给淹没了。当时我心里想:还好我和爸爸跑得快。

我走到了窗户旁,看着台风来时悲惨景象。我看到了一双皮鞋从楼底下飞了上来。我又看到了一辆摩托车被大风吹倒了,地摔下去,结果那辆摩托车被摔坏了。我来到阳台上,看到了那些既坚强又可伶的小树和大树正在和台风对抗。顿时,我热泪盈眶,我抬起头,望着那不开心的天空,小声地说:希望这场台风快点儿过去,这样,那些植物就可以重新抬起那可爱的面孔向我们微笑了。

晚上,我听着窗外风的咆叫声渐渐入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来到了阳台上。我看到了那些树东倒西歪,树叶散落一地,眼前一片狼藉。看到这些我伤心级了。不过还好,台风已经过去了,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

台风来了3

7月9日的那天晚上,我看了《新闻联播》,说,7月10日的时候,台风“灿鸿”要登录我们浙江省。

到了第二天,我忧心忡忡,起床后,看见外面风雨交加,粗壮的树木和沉重的电线被风雨摇曳着,快到中午后,妈妈竟然为了我们去买玉米,她走出后,我那颗提心吊胆的心立刻升了起来,我很担心她,生怕她回不来了。我被她感动了。

第三天,我感觉雨下得越来越大了,像豆子一样大,狂风呼啸着,外面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呼呼呼”得,像一个魔鬼的声音。

第四天,我兴高烈地叫起来,因为台风“灿鸿”好像已经过去了一样,从下雨天转变成了阴天,真是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但是偶尔还是要下一会儿雨的。

到了现在,天气变得晴空万里起来,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令人心情舒畅起来,我很高兴!

台风来了4

台风来了,外面风大雨大,出不了门,我只能待在家里。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和爸爸一起上网查了台风形成的原因。

原来呀,台风是形成在温暖宽阔的海面上,那里温度高,海水蒸发到空中,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中心,流入的空气在地球的自转和气压的变化下,就形成了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只要温度不下降,这个空气漩涡就越来越大,最后成为了台风。

台风会不会永远大下去呢?不会的,台风登陆以后,就失去了形成台风的条件,所以就逐渐减弱并消亡了

看来,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工作,台风也并不可怕。

台风来了5

早上起床的时候,天就变成了一个疯子,把云朵抹黑,把风变大。风使劲地往屋里灌。我们只好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家里一下子变闷了。

突然,我好像看见一只蝴蝶,不,是一大片又大又绿的树叶。它一会儿飘到这儿,一会儿又在空中自由转圈,一会儿好像在表演翻跟斗,一会儿坐上了透明的“飞机”,它就像一个小顽童。

几棵大树在左摇右晃,树上的叶子好像要挣脱树枝,去自由飞翔。

大雨也不听使唤了,一个劲地拍打着窗户。树上的蝉一声不吭了。不下雨的时候叫得可欢了。

过了一会儿,太阳终于露脸,天空又变晴朗了。可是,就一会儿功夫,太阳又被乌黑的云给掩没了。哗哗哗……大雨又和我们见面了。真是白高兴了一场。

我往窗外看,路上的行人穿着雨衣,打着雨伞。我想他们还是会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没过多久,风、雨又争先恐后离开了……

这台风也像个调皮的孩子!

台风来了6

台风来了,来到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连江。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那久久不停的暴雨,雨打在窗台上溅起的水花像一阵阵飘来的雾轻轻地拂过窗台。我想,这雨是的水吧,也许是破了个大洞,里面的水漏了下来。

风和雨一起合作攻打连江,把树吹得摇摇欲坠。我可心疼我们家院子里那棵已经长到二楼的芒果树了,它刚结了不少绿绿的芒果,现在肯定都被风雨打落了……

嘭!一声巨响远远超过了风吹雨打的噪音,哪来的声音呢?原来是风把门吹得重重地关上了。

风和雨有时候也很美,雨打在房檐上,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风再一吹,就像风吹草坪一样,一起一伏。风吹着落下来的雨丝,把雨丝吹得斜了,就像素描画里的背景,又像涂色时的斜线。

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我正看得入神,刷的一下,突然停电了,原来这就是台风带来的后遗症呀!

台风来了7

听说台风要来了,浑浊的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只巨大的手遮住了天空。

窗外的风“呜呜”地咆哮着,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吼叫着。

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小雨,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就下起了暴雨,像一粒粒小石子重重地砸着窗户。这时,窗户好似披上了轻纱,蒙蒙的,模糊极了。我透过窗户,mimi糊糊地看见对面的窗户上起了短短的好似瀑布的水流。

这时,爸爸说:“听说台风来了,之前会停电,但是呢,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说着,他就叫奶奶抽水,姑姑买蜡烛,我去搬花盆,妈妈收衣服,哥哥给手电筒充电,自己则买食物。等安顿好了,已经九点了。于是我安心又甜甜的进入了梦乡,因为睡得太香了,谁也没注意夜里的台风。

第二天,风平浪静,台风在别处登陆了,这次的台风威力太小了,我真想见一下台风的真面目,可是我还是好开心,因为后面几天都下雨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丝清凉。

台风来了8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从早到晚,一直没有停过,甚至半夜三更也不停地下雨。

虽然一整天在下雨,但有时候是大雨,有时候是小雨,小雨小起来和毛线一样小,大雨大起来,出门不带伞保证你成落汤鸡呢。

坐在车里,6块玻璃全看不清,雨刮器的`速度调到最快,才能看得清,车子开过最大的水坑时,四周飞起了水花,大概有1米那么高。

妈妈还告诉我,厦门那边受到了灾难,有些树木倒了,洪水淹没了田野,小河里的水好像要流到岸上来了。

晚上,那风把窗户都吹地“咚咚”响。

台风来了,我们最好不要出门哦!

台风来了9

深夜,被一阵“呼呼”吵起。走到窗边,看到的是这样一景象:狂风吹摇着树木。树叶被吹到空中,狂舞。乌云代替了洁白的云儿,在天空悠游。

台风伴着暴雨,来到了这座城市。

早晨,台风还在持续。对面的那棵大树,已经摇摇欲坠了,树上的树叶已经被吹的所剩无几。突然,一阵强风吹过,一声“咔嚓”的声音响起,树枝被折断了。接着,又是一声巨大的声响。再向对面望去,原本挺立在哪儿的大树,现在已经倒地不起了。

下午,看不见天的颜色。远处,有一个鸟巢,在巢里的鸟儿,早已逃离了那个家。风使劲的摇着它。树枝受不住狂风的侵袭,低下了头。那个鸟巢,也没有幸免于难,被雨打散了。

又一夜过去了,台风还没有停止,周围已经有好几棵树倒下了。地上被铺满了无数的枝条和落叶。泥土被雨水浸湿。马路上也积了很多水。

下午,台风终于过了,天又变回了自己的颜色,没有被台风打败的那一丛丛绿色,又恢复了生机。

台风来了10

8月8日,这个听似吉祥数字的日子,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早晨,我沉沉地还睡着时,只听呜——呜——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懒洋洋地说:“妈妈,这呜——呜——的声音是怎么一回事呀?”妈妈说:“海葵已经到达我们绍兴市了。”我说:“海葵是什么东西呀?”妈妈说:“海葵是这次台风的名称,海葵的风力最低10级可吃惊的是最高有16级。”

我马上起床来到客厅朝北边的窗户向外看天暗暗的并伴着狂风大作。突然呼的一声,窗户摇了摇,这下把我给吓坏了。

台风海葵登陆我们绍兴市可真可怕呀。

台风来了11

夏天是台风多发的一个季节。今年的11号强台风“海葵”正面袭击我们浙江。

晚上,我半夜里被一阵狂风惊醒。“啊”,“海葵”真的来了,先是下起了暴雨,接着刮起了一阵阵的大风,震得窗户“呜呜呜”地起了响声,还听到了外面摔东西,砸玻璃的声音,吓得我都睡不着觉。我好害怕呀!早上起来,我看到了路两旁的树都连根拔起了 路上也都积满了水,变成了一条小河。暴雨还是一直下着,风也是越刮越猛。

我心里暗暗祈祷,希望台风快快过去,尽量给人们带来最小的损失。

台风来了12

这个暑,我们经历了一场可怕的自然灾害—台风,它的名字叫海葵,天气预报说,这次海葵来得气势汹汹,是十年一遇的大台风。

清早,我被窗外的呼呼声给吹醒了。我起床往窗外一看,原来

海葵真的来了,呼呼的风伴着大雨。只见外面的树木都吹得枝折花落,无力地垂下了脑袋,还有些树被连根拔起,而树叶像天女散花般地纷纷飘落,前面的小池子里的水被见吹得浪打千击,水花四溅,整个池水变得面目全非。

打开电视,听到电视的报道,飞机停飞了,高速公路封道了,船也不能开了,这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多么的不方便啊。还有农民伯伯种的农作物,养殖基地等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这次的台风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损害,真的希望台风快些过去啊。

终于,海葵离开了我们的城市,继续北上到其它城市“扫荡”去了,希望这次的台风能彻底地早早结束。

台风来了13

早上,台风"玛莉亚"来了,它“呼呼”地吹着,吹来了又快又黑的云,吹跑了树上的叶子,吹落了花瓣,还吹来了凉爽的天气。

太阳公公也是需要休息的,台风来了,就是它的“休息时间”;刚一走,它又没得休息了。

大树妈妈可孤单了,台风一来,吹走一些树叶,谁叫那些树叶宝宝调皮,本来是可抓住的,但它们刚好愿意跟台风走。

台风一来,雨弟弟就出来“捣蛋”了。它们离开了云层,降落下来,忽快忽慢,忽大忽小。路面到处是积水,冲走了夏日的温度。

蝉在下雨时一声不吭,雨一停,它就叫得欢,时而响,时而轻,时而粗,时而细。

台风过后总是天晴,人们都爱出来走走,因为外面多凉快。他们纷纷说:“今年的台风简直不叫台风,叫空调风,这么凉快。”

没多久,台风走了,雨停了,但凉爽没走!

台风来了14

听电视上说台风今天晚上就要登陆上海了,我一听连忙提醒妈妈:“今天晚上睡觉关好门窗,睡觉前把花盆搬进来。”“知道了。”妈妈说。

风来了,雨也来了,放学后,我撑好伞独自走在路上,雨水把我的鞋子,袜子,裤子,衣服全给弄湿了,我仰起头,把手中的伞拿掉,让雨打在我的脸上冰凉凉的!风也来了,小风逐渐变成大风,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扭断了树上的树枝,风把路上的枯叶吹得到处乱飞,把树上的小鸟吹得无法安家。大风一路吹来,花朵低着头,草儿弯着腰,向大风发出哀求,赶路的行人连忙用手遮住眼睛,逃避尘土的袭击,被风裹夹着风沙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能跟着大风到处流浪。

这就是台风。

台风来了15

最近几天,江苏将受台风“海葵”的影响。好多地区都在防台。

今天还要上课,像往常一样下课的时候姑姑骑着电动车来接我了,因为我的爸妈要上班,所以每天都是姑姑来接我。

今天姑姑接我时,台风还不断地刮着,不过雨刚停,这时姑姑提出要去菜场,我不肯,因为我不喜欢菜场的味道,于是姑姑就说:“我进去,你在外面等我”,我没回答,到菜场时,还没下雨,姑姑就去了,我在外面等,可没进去多久,雨又开始下子,我连忙到车上拿了一把伞撑起来,这时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它们好像说好的,你下一阵,我刮一阵,把我的伞吹的东倒西歪,调皮的雨点让我成了落汤鸡,我立马拿出了手机给姑姑打电话:“喂,下暴雨了,好了没,快出来”“知道了,快好了”姑姑答道,风不断地朝我吹来,雨不断地朝我打来,饱经了风吹雨打后,姑姑终于出来……

真是倒霉的一天。

浙江的这次台风厉害吗 ?

天气预报不准的七个理由 ://news.xinhuanet/health/2004-11/12/content_2207888.htm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观察现象、寻找规律,早已经有了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简单的定时观测得出气压场、高低压、冷暖锋,并进行简单的线性推算这样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发展起来的,而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简化物理过程的求解和运算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也是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在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的人,还不具备预报天气的职业心理素养。 理由三: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从理论上讲,要明察秋毫,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而人类本身并不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自从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台风无论多狡猾,都不会骗过卫星敏锐的目光,台风的螺旋云型、台风眼都一目了然,我们也才会胸有成竹地发布那些台风警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气象卫星也一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我们就难以观察并测算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我们没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 如暴、冰雹等 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一座大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温、降水量的差别非常大,因而植被的面貌也大相径庭。仅仅一山之隔,却展现着两种气候类型,古人说: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像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 尤其是漏报 ,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像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理由七:缺少对不准确的总结 我拜读过大量关于预报多么精彩、分析多么成功的文章和总结,但是极少看到对于预报失败个例的分析、点评,似乎一些人不愿意触及伤疤,没有诚恳地探讨失败的职业氛围。一旦预报出现重要错误,气氛会变得很凝重,不敢提及,生怕伤害了谁的感情。 北京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在结尾处,有一屏是“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满意率”,由观众为每天的天气预报结果打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这条信息,这是了解观众对于预报质量所持态度的重要渠道。满意率经常很高,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但是也有满意率非常低的时候,比如预报了2004年6月14日和15日北京有“小雨”,但是老天爷就是不愿意配合,14日刮了一阵六级大风和一场扬沙天气,15日尽管天色阴沉、云层浓密,但偏偏不下雨,当天我路过一座游泳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出我来并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你还敢在大街上走 ”结果6月14日的天气预报满意率只有43%。当然,内行人都知道那几天预报的难度的确是非常大的。6月16日似乎老天爷终于被执著的预报感动了,下了一天的雨,但预报的最高气温是24度,而实际上下午的气温仅仅是17度,穿着单薄的人们被冻得哆哆嗦嗦,怨言丛生,但是6月15日对于16日预报的满意率是81.8%,看来虽然温度预报离谱,但是终究预报了降雨,大家还是很宽厚的。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听天气预报说浙闽沿海海面有台风,金华温度会降至20来度,降水概率80%.果然,从昨天起浙江全省下起了暴雨,靠近沿海的市区还下起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幸好听了天气预报,早准备了雨具,添加了衣服.这不是普通的大雨天气,而是由于13号台风"韦帕"引起,13号台风于前天夜里已经到达浙江福建沿海海面,中心气压近千帕,最大风力达16级,7级风圈半径42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属于超强台风,今天凌晨2点30分在温州苍南县峡关镇登陆.昨天夜里对于许多在浙江的人,尤其是在宁波、温州等沿海,肯定是个不眠之夜,为预防台风宁波温州一带已经转移人口达40多万, 那一带受台风影响严重,造成停电停水,交通封道,山房倒塌等现象,宁波24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00mm,许多路上行驶的汽车受洪水围困而导致发动机息火,幸好没有太多人员伤亡.浙江广播电台24小时播送台风势态,每20来分钟就发一次最新台风去向及其风力气压力速度和运行方向.我夜里醒来,没关的录音机还在不断的播送台风情况,听到窗外乌乌的声音,哗啦的雨声,忽然还传来房物倒塌的声音,心里有点发毛,不会台风已抵达金华了吧,听广播记者说的台风路线里就有金华,心里更加有些害怕,不过以我估计,台风向西北偏北移动怎么算也到不了金华一带啊,应该会影响温州宁波杭州一带,温州和宁波直接面临台风袭击的危险,而杭州会有大暴雨和8-10级的大风.果然没有估计错,我所听到的乌乌声并不是台风的声音,而是重卡车行驶发出的声音,房屋的倒塌声,是有人不知为什么放起了那种很响的鞭炮发出的声音,直到今天7点多,金华不但没有受到台风影响,而且雨也小了,风也弱了很多,一切都很正常.这次13号台风实在太厉害了,虽然路线会穿过浙江,但不会直接冲击整个浙江,但对整个浙江的天气造成很大影响,大雨又大风,这次台风是直接袭击浙江沿海,以前很少有在浙江直接登陆的现象.而且这次台风规模很大,波及范围广,受台风影响,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北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东部、山东东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也出现暴雨大风天气.不过对于像我一样在金华的人还好,有惊无险,也愿其他处于台风危险地带的人能够顺顺利利.遗憾的是我们开发部去福建太姥山海滩旅游的也可能因此而变更或取消了.

关于天气的古诗

古时候,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是人类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准,专家和主持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宋英杰和杨丹以清新而知性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天气预报情结,展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 天气预报不准,需要找理由吗? 不需要;天气预报不准,能够找到理由吗?能。说明理由,并不是为了搪塞错误。 我也曾经被自己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欺骗得淋漓尽致,暗自神伤,无处申诉。 在我们所征集的观众意见反馈中,观众对天气预报的不满意,绝大部分集中在“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确”上。可以理解,无论语言多优美,画面多精致,话题多有吸引力,主持人多有亲和力,错误的预报总是让人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我经常在马路上商场里听别人兴致勃勃地争论天气,看到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天气预报当作一个业余爱好,在那一刻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融着。 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能够第二天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天气,于是拿天气预报开玩笑,大家特别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有人已经把刘禹锡的“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讽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具书卷气的嘲笑了。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我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代天气预报已经不再是仰望天空、应用谚语,或者靠24节气来推算、靠观察蚯蚓、青蛙的活动来判断的古老行当了 世界气象电视节的吉祥物就是青蛙,以纪念青蛙为天气预报曾经做出过历史性贡献 。 气象卫星出现以后,台风就再也没有逃脱人类的眼睛;天气雷达问世以后,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对于那些长途跋涉的冷空气的行踪,人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 那还是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寻找7个理由吧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观察现象、寻找规律,早已经有了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简单的定时观测得出气压场、高低压、冷暖锋,并进行简单的线性推算这样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发展起来的,而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简化物理过程的求解和运算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也是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在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的人,还不具备预报天气的职业心理素养。 理由三: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从理论上讲,要明察秋毫,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而人类本身并不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自从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台风无论多狡猾,都不会骗过卫星敏锐的目光,台风的螺旋云型、台风眼都一目了然,我们也才会胸有成竹地发布那些台风警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气象卫星也一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我们就难以观察并测算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我们没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 如暴、冰雹等 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一座大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温、降水量的差别非常大,因而植被的面貌也大相径庭。仅仅一山之隔,却展现着两种气候类型,古人说: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像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 尤其是漏报 ,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像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理由七:缺少对不准确的总结 我拜读过大量关于预报多么精彩、分析多么成功的文章和总结,但是极少看到对于预报失败个例的分析、点评,似乎一些人不愿意触及伤疤,没有诚恳地探讨失败的职业氛围。一旦预报出现重要错误,气氛会变得很凝重,不敢提及,生怕伤害了谁的感情。 北京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在结尾处,有一屏是“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满意率”,由观众为每天的天气预报结果打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这条信息,这是了解观众对于预报质量所持态度的重要渠道。满意率经常很高,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但是也有满意率非常低的时候,比如预报了2004年6月14日和15日北京有“小雨”,但是老天爷就是不愿意配合,14日刮了一阵六级大风和一场扬沙天气,15日尽管天色阴沉、云层浓密,但偏偏不下雨,当天我路过一座游泳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出我来并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你还敢在大街上走 ”结果6月14日的天气预报满意率只有43%。当然,内行人都知道那几天预报的难度的确是非常大的。6月16日似乎老天爷终于被执著的预报感动了,下了一天的雨,但预报的最高气温是24度,而实际上下午的气温仅仅是17度,穿着单薄的人们被冻得哆哆嗦嗦,怨言丛生,但是6月15日对于16日预报的满意率是81.8%,看来虽然温度预报离谱,但是终究预报了降雨,大家还是很宽厚的。 一个职业人,总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机会,也总会有“走麦城”的机会,不可能永远“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天气预报正因为相对准确、存在局限,大大小小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我们面对错误的心态能更好一些,我们的疏漏会少一些,大家的理解会多一些。我们的职业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反思错误的勇气。 7个理由说完了,可能很多人不见得同意我的分析,不过,如果有一天,当天气预报精确得不再需要理由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肯定会有更多快乐的

龙卷风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形成的?

天气谚语概述

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可以用来制做长、中、短期天气预报

历史悠久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荀况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说明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东汉时王充在《论衡·寒温篇》中指出“春湿、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在《论衡·变动篇》中引用了天气谚语“故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意思是天要下雨就会有蚂蚁搬家,蚯蚓出洞,琴弦变松,人体的一些老毛病发作等现象出现。北魏贾思朗在《齐民要术》中也叙述有天气谚语“天气新晴,是夜必霜”等。唐诗中也有引用谚语的,如“朝霞晴做雨”就一语道破了朝霞和降雨的关系;杜甫诗中也有“布谷催春种”这种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而且有人把关于降雨的天气谚语汇编成“相雨书”。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也引用有天气谚语。明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引用了许多天气谚语,如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行得春风有夏雨”,“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重阳无雨一冬晴”等等,也有关于“舶棹风”和“伏旱”关系的谚语,“梅雨过风弥日,是日舶棹初回,谚云,舶棹风云起,旱魃空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圻里”;舶棹风即我国东南沿海的信风,此时梅雨已过,虽然有送舶棹初回的东风,却不会有什么大雨,只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仰面看青天”的伏旱了。徐光启也在著名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天气谚语,也有用物侯作长期天气展望的,如“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至前主水”,是说荷花开在夏至前(偏早)预示未来雨水偏多。还有些古书,比如《月令广义》、《风土记》、《田家志》、《乐清县志》、《卜岁恒言》、《农侯杂占》等也记载了一些天气谚语,但是这些有文字记载的谚语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天气谚语只是在民间流传,因此将他们搜集起来,加以整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内容丰富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是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面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这类谚语也不少,像“热生风,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凉)”等等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等。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北闪在眼前。 (江苏常熟)

“东拉西拉”即“东闪西闪”,“东霍”均表示雷雨发生在东面。因为基本气流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它不会再影响本地。

*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浙江黄岩)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这里就听不到雷声,只看见东闪西闪的电光。雷雨是热天空气对流造成的。此地虽然不下雷雨,但当地天气仍是很热的。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发生了。因为附近的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声。既然雷雨发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

其次,当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交锋时,由于它们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相对十分猛烈,形成了“绕圈转”的现象。达时易于生成锋面。因而出现“有雨不久远”的现象。

*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江苏苏州)

“阵”就是雷阵雨,逆和顺是依雷阵雨的行动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阵雨从西向东走,本地吹着东风,和阵雨相逆,这叫做“逆阵”;反之,如果本地吹着西风,和阵雨的行动方向一致,这叫做“顺阵”。雷雨是从雷雨云下来的,雷

央视天气预报几点播放CCTV天气预报是预报哪

尊敬的用户,您好!

(Tornado)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每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

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龙卷中的风总是气旋性的,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中心气压很低,一般可低至400hPa,最低可达200hPa。它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湖)水吸离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极为稀薄,导致温度急剧降低,促使水汽迅速凝结,这是形成漏斗云柱的重要原因。漏斗云柱的直径,平均只有250m左右。龙卷风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积雨云中。它的形成与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冷空气南下、地形作用等有关。它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但其破坏力惊人,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建筑物吹倒,或把部分地面物卷至空中。江苏省每年几乎都有龙卷风发生,但发生的地点没有明显规律。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六七月间,有时也发生在8月上、中旬。

——————————————————————————————————

龙卷风的形成

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龙卷风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

(2)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

(3)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核心。

(4)龙卷核心中的旋转与气旋中的不同,它的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

龙卷风的危害:

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可能会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

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因此,建筑房屋时,如果能加强房顶的稳固性,将有助于防止龙卷风过境时造成巨大损失

龙卷风的防范措施

(1) 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3) 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4) 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在1999年5月2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包括首府奥斯汀在内的 4个县遭受特大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3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据报道,在离奥斯汀市北部40英里的贾雷尔镇,有50多所房屋倒塌,已有30多人在龙卷风丧生。遭到破坏的地区长达 1英里,宽200码。这是继5月13日迈阿密市遭龙卷风袭击之后,美国又一遭受龙卷风的地区。

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在几米到1公里不等,平均在几百米。龙卷风影响范围从数米到几十上百公里,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和凝聚的水气组成可见的“龙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大多数龙卷风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也有例外情况。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从19世纪以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气象雷达能够监测到龙卷风、飓风等各种灾害风暴。

龙卷风通常是极其快速的,每秒钟100米的风速不足为奇,甚至达到每秒钟175米以上,比12级台风还要大五、六倍。风的范围很小,一般直径只有25~100米,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直径才达到一公里以上;从发生到消失只有几分种,最多几个小时。

龙卷风的力气也是很大的。1956年9有24日上海曾发生过一次龙卷风,它轻而易举地把一个22万斤重的大储油桶“举”到15米高的高空,再甩到120米以外的地方。

1879年5月30日下午4时,在堪萨斯州北方的上空有两块又黑又浓的乌云合并在一起。15分钟后在云层下端产生了旋涡。旋涡迅速增长,变成一根顶天立地的巨大风柱,在三个小时内像一条孽龙似的在整个州内胡作非为,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但是,最奇怪的事是发生在刚开始的时候,龙卷风旋涡横过一条小河,遇上了一座峭壁,显然是无法超过这个障碍物,旋涡便折抽西进,那边恰巧有一座新造的75米长的铁路桥。龙卷风旋涡竟将它从石桥墩上“拔”起,把它扭了几扭然后抛到水中。

龙卷风的探测

龙卷风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有必要去了解它。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最强的。由于它的出现和分散都十分突然,所以很难对它进行有效的观测。

龙卷风的风速究竟有多大?没有人真正知道,因为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相对来说,多普勒雷达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一种观测仪器。多普勒雷达对准龙卷风发出的微波束,微波信号被龙卷风中的碎屑和雨点反射后重被雷达接收。如果龙卷风远离雷达而去,反射回的微波信号频率将向低频方向移动;反之,如果龙卷风越来越接近雷达,则反射回的信号将向高频方向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频移。接收到信号后,雷达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分析频移数据,计算出龙卷风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可能会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

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因此,建筑房屋时,如果能加强房顶的稳固性,将有助于防止龙卷风过境时造成巨大损失。

龙吸水:龙卷风的别名。龙卷风,因为与古代神话里从波涛中窜出、腾云驾雾的东海跤龙很相象而得名,它还有不少的别名,如“龙吸水”、“龙摆尾”、“倒挂龙”等等。

龙卷风的特点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它往往使成片庄稼、成万株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千米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极大风速每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十分钟,但造成的灾害很严重。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参考:://baike.baidu/view/3945.html?tp=0_00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什么天气预报软件可以看趋势和下雨之类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内地版)、新闻频道:19:32。

节目为录播,开始时间视乎当天《新闻联播》时长,通常在《新闻联播》结束后一分钟播出,如遇《新闻联播》超时较严重的情况,中国气象频道版本仍会按照原定时间播出。

环节设置

首先播报全国天气趋势,同时会根据需要播报灾害预警、特定地区天气趋势等;之后播报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天气,并由主持人旁述;之后为部分沿海开放城市、革命老区及部分海岛天气,以滚动字幕的形式播报,无配音;最后再次播报北京天气。

播报城市

一、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1、华北部分地区及东北地区: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呼和浩特;

2、西北地区: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兰州、西安;

3、西南地区:拉萨、成都、重庆、贵阳、昆明;

4、华北部分地区、中原、华中及华东地区: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上海、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福州、台北;

5、华南地区:南宁、海口、广州、香港、澳门。

二、其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桂林、汕头、连云港、秦皇岛、延安、赣州、三亚、雄安、高雄、钓鱼岛(2012年9月11日起)、三沙·西沙、三沙·中沙、三沙·南沙。

扩展资料:

主持人队伍

宋英杰,是前辈,大家尊称为宋老师或者宋老。屏幕上专业权威的形象,不单单是源自于深厚的气象底蕴,加之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期期节目都坚持原创、坚持说天气,引栏目组众成员竞折腰。每每一句精准到位的点评,总能让深奥的气象数据和图形变得充满生机和神韵。

赵红艳,也是前辈,大家尊称赵姐。如同大家的称谓一般具有亲和力的屏幕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无论阴晴冷暖,总能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天气仿佛也和了韵律、章法。一句轻声的问候像一段暖场的音乐,引领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状态。

裴新华,可谓中辈,大家尊称裴姐,前辈眼中的小裴。知性、成熟、干练、国际化,这几个词用在她身上再贴切不过,指点江山的魅力,让地图在她的手下也仿佛有了生命,恰如其分的拿捏,让天气预报的煽情也变得自然。

杨丹,亦是中辈,大家眼中更像是个邻家的姐姐。清新如一缕阳光映入屋檐,甘甜如一汪清泉沁入心田,甜美的外表下还拥有着一颗寻找天气表情的执着的心,在她的字典里,阳光代表开心,雨天代表伤心,多云代表无奈,阴天代表忧郁,每一种天气都代表一份特殊的心情。

蓝一和冯殊,两位新进联播组的成员,一个如蓝天中的一朵白云,另一个如夏日里的一丝清风;她能传递出感同身受的天气通感,他亦能告诉你权威的另一种表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七点半到七点三十五

未来24小时天气,从你看到起!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几点播出: 晚上7点30分

央视天气预报播出时间 - : 中央一台1、新闻三十分里,约在中午12点25分播出;2、新闻联播后,约在19点32分左右播出中央四台1、未知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套)周六晚上节目时间表:19:00 新闻联播19:30 天气预报19:40 焦点访谈20:10 电视连续剧(1)你知道《天气预报》播放多长时间?... - :[答案] (1)19时40分-19时30分=10分 答:《天气预报》播放10分钟. (2)20时45分-20时10分=35分 答:现在是20时45分,电视剧已播出了35分钟.

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每天19时30分左右都要播放天气预报.据此回答(1)~(3)题: (1)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时,一... - :[答案] A;B;C(1)A 预报次序应是从宏观到局部,最后各地的天气情况.(2)B ②空气的湿度,⑥气压的大小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不在此“黄金时间”播报.(3)C 天气预报符号具有象形、摹声会意等特点.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起初在什么时间播出?: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起初在全天节目结束后播出

中央台早上朝闻天下天气预报是几点几分啊? - :[答案] 朝闻天下改版之后分别是新闻台 一套 播出 其中新闻频道分为早上6点 和8点30分两档时间播出 180分钟的节目中,每小时以天气预报的方式,提供一次天气出行服务,同时 还将在节目中以滚屏字幕方式全程发布天气信息,并全程加挂标准时钟,以...

央视天气预报几点播放 - : 七点半到七点三十五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套)周六晚上节目时间表: 19:00 新闻联播 19:30 天气预报 19:40 焦点访谈 20:10 电视连续剧 (1)你知道《天气预报》播放多长时间... - :[答案] (1)19时40分-19时30分=10分 答:《天气预报》播放10分钟. (2)20时45分-20时10分=35分 答:现在是20时45分,电视剧已播出了35分钟.

CCTV的天气预报从什么时候开始播放? - : 19:31 联播天气预报 CCTV 新闻 每个整点前五分钟 CCTV-[1] 12:27 午间天气预报 19:31 联播天气预报 参考资料:://.weathercn/tv/index.jsp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新闻联播,每天播出时间 - : 天气预报,七点三十左右

台风梅花最新报道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是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面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这类谚语也不少,像“热生风,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凉)”等等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等。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鄙猎谘矍啊?(江苏常熟)

台风梅花介绍

台风梅花名称: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国际编号为1109,英文名Muifa,含义一种花,该名字来源于澳门。

台风梅花实况:预计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将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6日夜间到7日登陆。

台风梅花最大风力:“梅花”鼎盛时期中心风力达16级。16级的超强台风中心风速可达51—56米/秒,相当于一辆小汽车以20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奔驰,它可以将大树拦腰截断或连根拔起,砖木结构的房屋都有可能摧毁。

台风梅花进入东海 国家海洋局发布红色预警

笔记本之家记者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已于5日22时前后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其中心6日7时位于北纬26.9度、东经126度的海面上。国家海洋局于6日8时将海浪预警级别升级为最高级别红色。

国家海洋局表示,预计未来台风梅花的强度将继续维持或略有减弱。根据当前的预报,尽管目前仍没有完全排除台风梅花在上海到江苏南部登陆的可能性,但其更有可能沿我国沿海一路擦边北上,并登陆山东半岛,届时台风梅花将影响我国整个东部、北部海域。

随着台风梅花逼近,我国华东沿海的海浪迅速增大,浙江的大陈海洋站已经测得4米的巨浪,国家海洋局布放在我国东海的浮标也已测得10.5米的最大波高。国家海洋局于6日8时将海浪预警级别升级为最高级别红色。预计6日中午到7日中午,东海将出现9到11米的狂涛区;上海、浙江北部沿岸海域将出现5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江苏南部、浙江南部沿岸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大到巨浪,福建北部沿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到大浪。国家海洋局提醒沿海各有关单位提前取防浪避浪措施。

国家海洋局于6日8时继续发布风暴潮**警报。预计6日上午到7日上午,江苏连云港至浙江省温州一带沿海将出现50至220厘米的风暴增水,长江口到杭州湾为重点岸段,将出现120至220厘米的风暴增水。上述岸段内的浙江镇海、乍浦、澉浦潮位站将于7日凌晨出现接近或略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如何防范台风梅花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副主任龚茂珣6日介绍,当台风梅花风暴潮将要来临时,受其影响的沿海居民要注意以下防范要点:

第一,如果所居住的地区将受到台风或强温带天气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影响时,注意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和上网查询,及时了解各级预报部门发布的台风梅花风暴潮预警报;

第二,听从各级应急部门的安排,当需要转移时,应保持冷静,要尽快转移,携带必要药品,少量极其重要的物品,不要携带过多物品;

第三,如果本地区已经进行了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则可以向所在的村、乡镇等应急部门了解所处地区风暴潮的危害程度,以及正确的疏散路线。如果条件允许,应预先熟悉路线,以便为撤离做准备;也可以事先联系好居住地安全的亲戚或朋友,或选择最近的地势较高的公共场所;

第四,如果家中有老人或小孩行动缓慢,则要尽早撤离;如果撤离时需要携带的东西较多,也要尽早撤离;

第五,如果是自己制定的疏散路线,则要事先和当地应急部门沟通,商讨路线是否适合;

第六,离开家之前,要关闭所有设施的开关,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将家用电器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

第七,行动中要密切关注电台、广播的节目,注意有关部门给出的意见和特殊指导。

台风梅花风力最大16级

据中国气象局表示,今年第九号台风梅花具有强度强、移动速度慢、生命史长、强度变化多、影响范围广、路径预报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台风梅花最大强度达到16级,后期还将有所增加,估计其登陆强度为强台风,将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台风梅花至少将维持10天以上。此次强台风将可能不仅影响通常台风较多的江南一带,还可能给黄淮、华北和东北这些北方地区带来较强的降雨过程。我国北方地区很少遭遇台风。

受台风梅花影响东北地区或有大暴雨

因为台风梅花移动速度慢,大气环流形势仍在调整之中。台风梅花降雨5日夜间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强度缓慢加强,以后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根据预测,其有可能在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在浙江台州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也有可能紧擦着这一带沿海北上。

台风梅花制造的狂风暴雨将可能波及我国十余个省区市。据分析,今天到9日,浙江中东部、上海、江苏东部、山东中东部、河北东部、天津东部、辽宁、吉林中西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会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台风梅花对北京的影响

北京气象局方面表示,虽然北京不会直接受到台风较大的影响,但通过大气环流,台风也会间接改变北京地区的天气状态,市气象局今天会密切跟踪台风走向,及时发布信息。 回答者: 手捧丁香花 | 四级 | 2011-8-6 15:06

台风定位信息:8月6日15时,第9号台风“梅花”的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偏南方大约310公里的东海海面上,即北纬28.6度,东经125.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中央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