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诸葛亮,一篇800字的作文?

2.孔明借东风改写作文

3.诸葛亮是如何“借”来东风的?

4.地理小故事字,急急急 拜托,少于100字

5.跪求好卷六年级下语文试卷生字与词语专项复习卷的答案!!!!!!!今晚前就要,谢谢

6.南京中秋节的风俗

调兵山天气预报_明天调兵山天气预报

相传很早以前,喜马拉雅山的珠峰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海边长满了青草和鲜花,高大的树上结满了果子,林子里野兽成群,百鸟齐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后来,有一群妖怪来到这里兴风作浪,它们追捕野兽,赶走百鸟,践踏森林,搅得大海里的鱼儿都不得安宁。受害者联合起来,一齐到东海龙王那里告状,龙王立刻派来他的小女儿珠穆朗玛去降服这群妖怪。珠穆朗玛女神将这群妖怪一个一个抓来,用从东海里取出的礁石把它们压在下面,这群妖怪的魔力很大,礁石少了压不住,于是珠穆朗玛女神就不停地用礁石堆呀堆,堆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才把这群妖怪压服了。为了改变礁石上寸草不生的环境,女神又在山坡上洒下了树木和花草,使这里变成了一个草木葱茏、千兽群集、百花盛开的地方。为了感谢女神的功德,花、草、鸟、兽们共同为女神开了个庆功会,会上大家一致要求女神永远留在人间。珠穆朗玛女神也很留恋人间美丽的景色,就化做一座山峰,终年站立在喜马拉雅山上,环顾地球上五湖四海,保护着所有的动植物免受妖怪的祸害。

根据地质学家科学考察研究,现在是地球之巅的珠峰地区,原来确实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1966年,我国科学家在珠峰附近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喜马拉雅鱼龙化石,15年又发现了中国旋齿鲨珠峰种化石,这是在距今二至三亿年前称霸海洋的动物,说明珠峰地区有过海洋的历史。

珠穆朗玛峰地区原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结果。原来印度板块在非洲板块的东南端,与亚欧板块之间被古地中海隔开,由于印度洋底的扩张,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漂移。大约在2000~3000万年以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印度板块斜插在亚欧板块之下,猛烈地挤压产生褶皱,隆起成山,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至今印度板块仍在北移,喜马拉雅山还在上升。

喜马拉雅山的历史变迁,是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变化的重要例证,也是板块运动的例证。民间流传女神降妖的传说故事,多少隐含了这种地理环境的大变迁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1968年9月一架“C132”客机正在晴朗天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坠落入海,机上27人全部丧生。13年3月,一艘摩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32人无一幸存。以上海难仅是发生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三角形海区的其中二例。这里,因舰船、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一时间,众说纷纭,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三角”海区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此外,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死三角”海区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死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6000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又有被半岛围起来的较封闭的海湾——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巴哈马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等12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面向浩瀚的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大大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另外,从墨西哥湾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佛罗里达洋流,非常强大,宽度扩及整个海峡,达150千米,洋流深800米,每昼夜流速为130~150公里。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也从“死三角”海区通过。总之,“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给人以一点残骸不留、神秘失踪的象。还有,“死三角”海域又是马尾藻海的一部分,海面布满了以马尾藻为主的褐色藻类,不利航行。

“死三角”海区位于巴拿马地峡的东北方,是西欧、北非和北美东岸到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海上交通运输繁忙。此外,巴哈马群岛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旅游胜地,节日许多人驾着自己的游艇或私人飞机到这里度,难免不发生意外。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再根据每次失事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那就对“死三角”海域所发生的不会感到神秘莫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现象。至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各种说,如百慕大三角失踪都是飞碟干的,自然激光会使船只、飞机化为乌有等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1990年,美国海洋基础工程学专家韦恩·邓拉普发现百慕大三角区海床蕴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正是人们屡遭劫难的“死神”。原来他发现,在百慕大海区内,常有大量奇异的水合物漂浮过来,而这些水合物又极易气化,为此他做了实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几分钟就测得500万立方米骤然溢出的气体,后被证明是天然气。他说:几百万年来,沉积在此地海底的动、植物,腐烂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特有的高压、极冷条件下,海水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结晶为冰样的水合物存于海面、水中、海底,水合物在压力稍减或温度略升时,即溶化并瞬间放出大量的天然气。因水合物在溶化过程中的膨胀,致使海水沸腾,气团云雾遮日,当轮船经过此地,突然比重变小的海水,无力承受船体的重量,遂沉入海底。而飞机来到百慕大三角区上空,由于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发动机缺氧,逐渐熄火,其机尾排出的带有火星的废气,就会引燃从海面不断上涌的天然气,使坠落的机体顿时成为一团火焰。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时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海底的厄运。

泰坦尼克号游轮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启航开往纽约,登上这条船的富商大贾和英美两国的社会名流,都想在这条崭新的奇迹般的巨轮上逍遥自在地度过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舱里乘坐的是数百名移民,他们要越过大西洋,到彼岸去开创新的生活。

最初几天平安地过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报务员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发出的紧急电讯,电讯提醒他们冰山异乎寻常地向南漂浮,已经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号又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紧急电讯,然而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员的重视,第一次收到的警报被丢到一边,几个小时没有向船长报告,后来的两次干脆没有送交到指挥室。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尽管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临之后,爱德华·史密斯船长布置了警戒冰山的了望哨。23点40分了望台上的人最先发现了冰山,值班军官下令向右弦急转弯。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冰山已经将船弦外壁撞开了一条100米长的裂口。大多数旅客只是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随船的工程师们经过察看后认定:该船已经无法挽救了。他们认为,如果船上的16个防水舱只有4个进水的话,船还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个底舱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舱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为海水已将他们房间里的地板淹没。报务员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最新规定的SOS呼救信号,在海难中使用这种信号还是第一次。12点零5分,按照船长的命令救生艇开始下水。

旅客们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总共只有1178个座位,只能接纳旅客总数的一半,但是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这种救生条件已经算相当充分了。起初,旅客当中并没有发生恐慌,他们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因为泰坦尼克号是“永远不会沉没的!”直到船体出现了危险的倾斜,他们才失去了先前的镇定。妇女和儿童首先离船。头等舱里的乘客优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们当中只有4名妇女在这次海难中丧生。在二等舱和三等舱里的272名妇女当中幸存下来的只有96人。有一段时间,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甚至都被锁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来。在越来越倾斜的甲板上,乐队不停地演奏着拉格泰乐曲。

凌晨2点40分,泰坦尼克号几乎在水中直立起来,然后便头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舱房里的移民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抛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这条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随葬品。

造成这条豪华巨轮沉没的冰山,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漂浮在极地海域的巨大冰块。每年春夏时节,因气温升高极地海洋冰块破裂而生成,在向温带、热带漂移时,逐渐消失。它们体积相差极大,大的冰山可达几公里长,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胁。

泰坦尼克号被撞沉,说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1968年9月一架“C132”客机正在晴朗天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坠落入海,机上27人全部丧生。13年3月,一艘摩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32人无一幸存。以上海难仅是发生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三角形海区的其中二例。这里,因舰船、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一时间,众说纷纭,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三角”海区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此外,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死三角”海区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死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6000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又有被半岛围起来的较封闭的海湾——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巴哈马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等12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面向浩瀚的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大大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另外,从墨西哥湾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佛罗里达洋流,非常强大,宽度扩及整个海峡,达150千米,洋流深800米,每昼夜流速为130~150公里。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也从“死三角”海区通过。总之,“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给人以一点残骸不留、神秘失踪的象。还有,“死三角”海域又是马尾藻海的一部分,海面布满了以马尾藻为主的褐色藻类,不利航行。

“死三角”海区位于巴拿马地峡的东北方,是西欧、北非和北美东岸到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海上交通运输繁忙。此外,巴哈马群岛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旅游胜地,节日许多人驾着自己的游艇或私人飞机到这里度,难免不发生意外。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再根据每次失事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那就对“死三角”海域所发生的不会感到神秘莫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现象。至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各种说,如百慕大三角失踪都是飞碟干的,自然激光会使船只、飞机化为乌有等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1990年,美国海洋基础工程学专家韦恩·邓拉普发现百慕大三角区海床蕴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正是人们屡遭劫难的“死神”。原来他发现,在百慕大海区内,常有大量奇异的水合物漂浮过来,而这些水合物又极易气化,为此他做了实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几分钟就测得500万立方米骤然溢出的气体,后被证明是天然气。他说:几百万年来,沉积在此地海底的动、植物,腐烂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特有的高压、极冷条件下,海水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结晶为冰样的水合物存于海面、水中、海底,水合物在压力稍减或温度略升时,即溶化并瞬间放出大量的天然气。因水合物在溶化过程中的膨胀,致使海水沸腾,气团云雾遮日,当轮船经过此地,突然比重变小的海水,无力承受船体的重量,遂沉入海底。而飞机来到百慕大三角区上空,由于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发动机缺氧,逐渐熄火,其机尾排出的带有火星的废气,就会引燃从海面不断上涌的天然气,使坠落的机体顿时成为一团火焰。

研究诸葛亮,一篇800字的作文?

1. 地理手抄报

地理手抄报 地理手抄报内容》?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扁平。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经线指南北,东西纬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

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 保护,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为期较远。 (3)森林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

保护,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

净,净化。 (4)矿产 矿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

印,印度。 24、世界人口。

地理手抄报内容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马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亥亚,大地母亲)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

在空间拍摄的地球照片有很高价值;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而且这些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2700-2890 D'' layer - D"层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过渡区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内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

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榄石,辉石(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

这些都是通过地震技术获得的资料(所谓地震技术是指在地表人工制造一个震源,如之类的,通过接受地下的回波来确知地下结构的方法);我们只能在岩浆中获得上地幔的样,对于其它层则无能为力。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

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4.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对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

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

扩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

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澳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及大部分印度洋 ¤纳斯卡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廿个小板块,如 *** ,菲律宾板块。

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

在5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这样一来,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

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

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 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

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

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摄氏度(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丰富的氧气的存在从化学观点看是很值得注意的。

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一般环境下易和其他物质快速。

六年级地理手抄报(急用好的)

地理手抄报素材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等地古人的闪米特语.亚细亚的意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的所在地,又是佛教、 *** 教和基督教的发详地,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居民: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体种族,约占全洲人口的60%.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亚洲是佛教、 *** 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自然环境: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 *** 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592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草原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地理手抄报资料

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

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

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古希腊传说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太阳神赫里沃斯有十个儿子。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个儿子身材瘦小,却很孝顺,时时刻刻随父亲转个不停,太阳神十分喜爱。法爱东、木星和土星这三个兄弟身体肥胖,心地善良,爱交朋友,但太阳神对这三个儿子不太满意。

另外三个儿子名叫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三个兄弟整天不说不笑,表现得阴森森,冷冰冰的。太阳神有些讨厌他们,他们也不敢靠近父亲,总是离太阳神远远的。

有一天,法爱东在朋友的唆使下,驾驭父亲的日车出去玩耍,由于不善驾驶,差一点焚毁日车,被宙斯用雷电击毙。法爱东依恋父亲和兄弟,舍不得远离他们,于是他的血肉、骨骸化成了成千上万的小碎块,也就是人们称做的小行星,夹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时刻绕着太阳神旋转。

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

不利于美军完成他们的意图。

地理手抄报关于全球气候的内容我初中地理结业要画手抄报我画了全

全球气候是指气候要素(气温、气压、风和降水等)的全球分布及其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例如,气温全球分布特点是温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达-40℃以下,最高气温为25℃,南北温差达65℃;夏季最低气温为0℃左右(撒哈拉沙漠).南北温差只有40℃,冬季大陆温度比同纬度的平均温度低,而海洋则反之,夏季情况相反.海平面气压分布基本特点是高纬度为低压带,副热带为高压带,中纬度为等压线密集的强经向气压梯度带.地面风场在南北二半球各存在三个主要纬向风带,即热带信风(东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降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赤道附近,不少地方年雨量高达2000mm以上;中纬度的降水比副热带的多,特别在气旋活动区,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一、气候类型的形成 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有的同一个气候带内其内部气候仍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若干气候类型.例如,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 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大洋洲至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岛一带.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植物. (二)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在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疏草原. (三)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热带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 *** 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2)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四)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 *** 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旱雨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亚热带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大陆东南角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亚显著的原因:背靠最大的大陆,面临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只不过该气候分布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前者强,且降水比前者多.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亚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亚热带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南, 北, 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其基本特点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 也是全年干旱少雨, 夏季高温炎热, 但因纬度稍高, 冬季气温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2)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亚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全年干旱少雨.与亚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夏季气温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30℃;年降水量较多,大于250mm,所以土壤储水量增大,能够维持草类生长. (八)亚热带。

孔明借东风改写作文

——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诸葛亮是如何“借”来东风的?

1. 孔明借东风 作文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借东风」故事。

在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孙权大将周瑜十分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想把他置于死地。

他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若误期造不出便以军法从事。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

曹军用箭射击,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 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

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

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越光宝盒》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

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古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

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

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

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

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

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 *** 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良药以解之。”

瑜曰:“已服良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

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

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

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

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

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主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

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

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

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古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

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

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

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却并不见有东南风。且说周瑜请程。

2. 古代诸葛亮的借东风的作文400

诸葛亮借东风:在我们看来,那年冬天发生的东南风,却无疑是诸葛亮借来的。想想看,曹操自西北而来,席卷荆襄,气焰何其汹汹!东吴才俊,向震失色,意志何其沮丧!刘备逃在夏口,朝夕不保,情势何其危急!时值寒冬,西北风肆虐,对于东吴的人民和苦难中的刘备而言,曹操何尝不是一股凌厉的西北风,令人不寒而栗?若非诸葛亮借来东南风,怎么可能挽救危局,赢来赤壁之战的胜利? 当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求救于孙权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他筹借东风的。从“舌战群儒”到“智激孙权”,从“草船借箭”到“七星坛祭风”,最后直到发生赤壁之战,都应该看作诸葛亮筹借东风的过程。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固然精彩,但出场的群儒之中,没有一个人的传记提及此事,因此可以断定是家虚构的伪历史。我却以为,当诸葛亮来到柴桑,面对东吴群儒力主降曹的言论,自然少不了激烈的舌战。出场的群儒未必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人,所描述的言论和场景也可能有合理化虚构,但其中的历史真实性不可以被轻易否定。尤其是那场舌战所辩论的问题,颇是耐人寻味。

张昭的问题是:“我听说刘备向来有复兴汉室之志,而先生亦有管仲、乐毅之才,怎么会有长坂坡之败,以至于亡命夏口,几无容身之地呢?”诸葛亮回答说:“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并不知情,值此危机关头,又不忍心乘机夺取刘琮的基业,故而南走当阳。又有十几万难民追随,刘备不忍离弃,至有长坂坡之败。虽败如此,犹见刘备之大仁大义也。况胜负乃兵家常事,当年高皇帝也曾屡次败于项羽,却在垓下一战成功,如今岂可因一时之败而论英雄呢?”

虞翻又问:“曹操以猛将千员、雄兵百万,席卷荆襄,虎视江南。而刘备兵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早晚生死难料,难道不害怕吗?”诸葛亮回答说:“曹操虽有百万之雄,实则是乌合之众,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可怕。刘备虽然只有几千士兵,却依然无畏于曹操的人多势众,如今退守夏口,不过是等待时机罢了。东吴兵精粮足,又有长江之险,难道你还会因为害怕曹操而力主投降,甚至于不顾天下人耻笑吗?”薛综评论时事,说:“汉朝传世至今,天数将尽。如今天下三分,曹操已占其二,人皆有畏惧归顺之心。刘备不识时务,偏要与曹操做对,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耶?”

诸葛亮听了,义正词严地回答说:“我们都是汉朝的臣民,热爱国家是我们做人的本分。而今,你不寻思如何报效国家,一面在这里发表亡国论,一面试图趋炎附势于逆贼曹操。像你这样不忠不孝的小人,不值得我跟你说话!”又有程德枢大声说道:“诸葛先生虽然说得漂亮,却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如此一味地卖弄口舌,就不怕天下有学问的儒者笑话吗?”诸葛亮回答说:“儒者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必不笑话于我。小人之儒,有如扬雄,屈身为王莽门下走狗,虽以文章名世,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在曹操看来,刘备与东吴既然不臣,则与草寇无异。曹操挟有天子,以大汉丞相的名义,率领王者之师,征讨刘备与东吴,其势犹如离弦之箭也。谁想刘备与东吴针锋相对,指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岂非“以曹操之箭,攻曹操之军”耶!草船借箭,大约是说诸葛亮善于顺势而为,借力使力,一方面建立孙刘联军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形成对曹操以牙还牙的攻击力量。唐朝王周有《赤壁怀古》一诗云:“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说的就是此中的奥秘。

而“七星坛祭风”,很可能是临战前一种祭拜天地的仪式,或者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当曹操大兵压境,人皆以为必败之时,诸葛亮以他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激励了东吴将士们的斗志。令人闻风丧胆的西北风,顿时转换成了大义凛然的东南风。所以我说,在那样危急的历史关头,东南风其实象征着一种被正义所鼓舞的勇气,以及一种敢于以弱敌强的力量。

战争的局势在发生逆转,天气也在发生逆转,意识界的东南风与自然界的东南风会合在一起,最终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里,原来隐藏着这么一段真实的历史。所谓东南风,既是历史,也是对历史的虚构。而正是这种对历史的虚构,让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开放出了寓言似的芬芳。

3. 孔明借东风故事100字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

4. 孔明借东风的故事缩写200字以内

三国时代,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想吞并南方。

吴、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魏。 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硏究攻打曹操的方案。

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先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死了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得力将领蔡瑁、张允。接着又叫庞统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这样,如果着起大火,战船不能分开,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

实际上,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发起火攻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

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诸葛亮拜访周瑜,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

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 简要概括: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

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 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

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

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简介: (1)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地理小故事字,急急急 拜托,少于100字

三国时代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他在南屏山七星坛上披发仗剑、踏罡步斗、施法术借东风的场面,使人们几乎无法分辨诸葛亮到底是人还是神仙妖怪。难怪鲁迅先生在《中国史略》中批评作家罗贯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借东风的描写,到底是凭空杜撰、神化夸张之辞,还是事有所本、言之有据,当时是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那么如何解开这一千古之谜呢?

赤壁大战时,孙刘联军指挥部决定对曹操实行火攻,但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曹兵隔江在西北方,联军在东南方,曹兵在上风头的位置,联军若放火去烧,只会伤了自家战船,当时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孔明愿为联军凭天借到三日上夜东南大风,以应战争急需,并约定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时。周瑜为之拨兵筑坛,等候动静,在约定日子的当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起,联军乘风出击,火烧赤壁,大败曹兵。还在孔明随周瑜刚出兵时,他就告诉刘备说:“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并吩咐刘备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派赵云驾船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他。

时逢冬至,阳气生长

十一月二十日是什么日子呢?原来那天是冬至之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得到日光照最多”和“得到日光照最少”的两个日子,这会引起地球表面各种气候的变化,古人虽不了解这样深层的道理,但发现了这两个转折性日子的存在,分别命之为“夏至”和“冬至”,并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概括这两个日子后的气候变化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诸葛亮正是在随季节而生的气候变化规律上大做文章,贪天之功,神乎其神,迷惑了周瑜。其实,即使在起风的当天,诸葛亮对是否有风尚无绝对的把握。他对身边的鲁肃说:“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用,不可有怪。”(《三演演义》第四十九回)有人认为,诸葛亮能知道起东南风的日子,是他事先在江岸渔民中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而知道的。当然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孔明若能这样做就更好。然而,孔明若是知道了“冬至一阳生”的气候变化规律,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起东风的时间了。赤壁东南风大起时,程昱提醒曹操加以提防,操笑着回答:“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既然曹操也知道这种气候变化的规律,那孔明当然就更可能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了。

故弄玄虚,诈称借风

时逢冬至,自有东南风起于江岸,孔明所以向周瑜诈称自己借风,一是要故弄玄虚,贪天之功为己有,在破曹战役中“争”得一份大功,作为日后占有荆州的重要借口。例如一次鲁肃来索要荆州,他就提出:“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诈称借风的第二个原因是他要摆脱周瑜,迅速回到自己军中,调兵遣将,与周瑜争夺曹操失地。

事实上,孔明为他离开周瑜营寨,事先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第一,吩咐刘备在甲子日东南风起时派赵云在指定地点接应;第二,以祭坛借风为名离开周瑜营寨,既摆脱了周瑜的直接监视,又造成了对他的麻痹;第三,起风的当天寻找借口打发走了身边的鲁肃;第四,起风前对周瑜派来的守坛将士下令:“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他利用兵士对祭坛借风的神秘感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自由,直到周瑜派兵来捉他时,守坛将士仍在执定旗子,当风而立。这为他的行动自由创造了极大的方便条件。

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既然“冬至一阳生”的谚语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规律,那么周瑜等将领为什么要为无东南风而苦苦犯愁呢?其实,许多将领在战争中往往忽视气候因素的作用,尤其会忽视气候随季节的转折性变化,他们没有养成在战争中对未来各种因素通盘考虑的思维模式,而诸葛亮善于作这样的考虑,这正是他作为军事***的异常高明之处,也正是我们所要指出并给予充分肯定的一点。第二,既然曹操也知道“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他在接受庞统的建议,用铁环连锁船只时,还给众人解除疑虑说:“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得有东风南风耶?”(《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我们认为,曹操这里出现了一个漏洞,“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是对一个时间期间内气候情况的判断;“冬至一阳生”是指气候在一个时间点上的转折,而冬至这一点是包含于隆冬这一时间期间内的。

曹操在作“但有西风北风”的判断时,是处在P点上,其判断在当时是正确的,但由于P点处于隆冬之际,他就作出了“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的结论,这就出了问题。事实上,他只能说,隆冬之际的前段时间只有西风北风,他的结论是把特称判断换成了全称判断,思维上出现这个漏洞,使他不恰当地延长了判断的时间期限,忽视了冬至这一点上的气候变化。冬至之时,风向转折。当第一场东南风骤起时,曹操还没来得及对他关于“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的错误判断作出反应并纠正过来,就被大火烧败。曹操考虑的是一个时间区间,却忽视了其中的一个特殊点。诸葛亮则抓住这个特殊点大做文章,不给曹操以纠正的机会。孔明利用大雾天气“草船借箭”,也是与“借风”相类似的。文/《百家论坛》编辑部

跪求好卷六年级下语文试卷生字与词语专项复习卷的答案!!!!!!!今晚前就要,谢谢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现在日本和中国民间还有较多爱好它的研究者对它进行探索。也正是因为研究的不深入,现今地震学家和气象学家对所有涉及地震云的问题一律进行了片面性否认或牵强的使用气象学理论解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地震云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地震云将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编辑本段地震云形成 1、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编辑本段地震云普遍特点 云体高程:6000米 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 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 出现时间:早晨和傍晚编辑本段地震云形态 1、单条震云: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 2、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3、卷震云: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4、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5、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编辑本段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 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1、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 2、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6个有趣的地理小故事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南京中秋节的风俗

小升初模拟试卷

2006.5

姓名 班级 成绩:

分项得分: 语文部分: 数学部分: 综合部分:

语 文 部 分(满分为40分)

一、词语练习。(11分)

1、先用“望”组成六个词语,再分别填入下文中:(3分)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他给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 )。一年后,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 )了。

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孙雅说她叔叔是位优秀教师。(换成直接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那数不尽的枫树,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用上关联词语“不管……都……”,句子意思不能变。)

_____________

(3)、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的说:“ 。” 另一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了口气说:“ 。”

两个人的判断告诉我们(写哲理文句):

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5%)

1、“苏轼与他的兄弟苏辙情同手足,让后人敬仰。”这句话中的“兄弟”读“xiōng dì”。 ( )

2、指一个人写作才能杰出,所写诗文生动优美,我们可以用“生花妙笔”这个成语来形容。 ( )

3、“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这句话是正确的。 ( )

4、“养育之恩,我怎能忘?”与“养育之恩,我不能不牢记。”意思相同。 ( )

5、诸葛亮、刘备、曹操和武松都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 )

三、阅读理解

亲情(14%)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 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 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 停下):“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母亲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担心 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给北风四起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字词,用“~~~~~划出来。(2%)

2、给文中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

3、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3%)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2%)

5、你是怎么理解“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这句话的?(2%)

6、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阅读短文之后的感受。(3%)

四、创意习作:(10分)

请你在下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三个,创编一则小故事,试着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内容完整,中心突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小草、沙粒、水珠、大象、阳光、森林、月亮、小溪

数 学 部 分(满分40分)

一、某工厂存煤148吨,按烧了8天后,还剩下84吨.如果以后每天烧煤量相当于的87.5%,以后每天烧煤多少吨?

二、修一条公路,前4天修好了1200米,照这样,再修16天就可以修完,这条路共长多少米?(用比例方法解)

三、小华用15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宽、高之比为5:4:3的长方体,接头用去8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四、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A、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多少天可以完成?

B、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

还需要多少天完成?

五.如图,上衣与裤子的价钱比是5 :4,买一条裤子应花多少元?

六、一家商店规定,每3只空啤酒瓶可换一瓶啤酒。爷爷叫小明用20只空啤酒瓶去换啤酒,爷爷一共能喝到多少瓶啤酒?

七、一个商人把一件衣服标价600元,经打人员鉴别降至60元一件出售,但仍可以赚20%,如按原价出售,则这件衣服可获暴利多少元

八、联通公司移动电话有两种计费方式。(1)每月付40元月租费,然后每分钟收通话费036元(2)不收月租费,每钟收通话费056元。

问:①如果每月通话100分钟,按计费方式(1)应该付多少钱?

②如果每月通话 300 分钟,哪一种计费方式便宜?

综合部分(满分40分)

常识填空题。(10分)

1.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第 位;现任国家是 、现任院总理是 。

2.我国最早的文字叫 。

3、地球仪上,最长的一条纬线叫做____________。

4、雪花是由____________边形冰晶所组成的。

5、许多植物是借助____________传播的,例如蒲公英就是典型的例子。

7、液体都有____________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8、通过改变_____ _______或改变______ ______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9、夏天,狗伸出长长的舌头,它是为了 。

10、九大行星中,只有___? ___、___ ___没有卫星。

1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_________。

12、工业“三废“指 、 和固体废弃物。

13、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人们把它称为“ ”。

14、维吾尔族、回族的群众,大都信仰 教。

成语熟语

骈偶成语

B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此一时 彼一时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C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吃一堑 长一智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重足而立 侧目而视

D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道不同 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丁是丁 卯是卯

E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F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G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过五关 斩六将

H 呼之即来 挥之即去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既来之 则安之

J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将欲取之 必先与之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经一事 长一智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静如处女 动如脱兔

L 雷声大 雨点小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N 宁为鸡口 不为牛后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P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Q 起死人 肉白骨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求大同 存小异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群不离手 曲不离口

R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S 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善游者溺 善骑者堕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司马昭之 心路人皆知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T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天下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W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X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Y 言必信 行必果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

一犬吠形 百犬吠声 一人传虚 万人传实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Z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成语之最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大的嘴&最深的呼吸-----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最贵的话------一语千金 最难的话------一言难尽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 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 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 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

最大的满足-----天随人愿 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

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大的进展------一步登天

最荒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别&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成语集中营

比喻构词

一败如水 胆小如鼠 引狼入室 风驰电掣 刀山火海 一贫如洗 料事如神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度日如年 心急如焚 巧舌如簧

如雷贯耳 如履薄冰 如日中天 势如破竹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爱财如命

暴跳如雷 红叶似火 心乱如麻 高手如云 健步如飞 守口如瓶 栩栩如生

骄阳似火 冷若冰霜 门庭若市 恩重如山 从善如流 观者如云 浩如烟海

夸张构词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一泻千里 一触即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反义构词

弃暗投明 取长补短 厚今薄古 生离死别 苦尽甘来 七上八下 九死一生

三长两短 大同小异 大材小用 大智若愚 小题大做 上行下效 上窜下跳

无中生有 天翻地覆 化险为夷 凶多吉少 古为今用 古往今来 旧愁新恨

出生入死 生离死别 有名无实 有备无患 有眼无珠 寻死觅活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阳奉阴违 此起彼伏 吐故纳新 同甘共苦 因小失大 优胜劣汰

自生自灭 评头论足 远交近攻 求同存异 声东击西 克己奉公 扶弱抑强

改邪归正 里应外合 删繁就简 彻头彻尾 空前绝后 顶天立地 拨乱反正

居安思危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虎头蛇尾 明争暗斗 明枪暗箭 明察暗访

知己知彼 供不应求 舍本求末 舍生忘死 舍近求远 举足轻重 前因后果

将信将疑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挑肥拣瘦 柳暗花明 厚此薄彼 除旧更新

畏首畏尾 绝无仅有 谄上欺下 起死回生 顾此失彼 能屈能伸 深入浅出

推陈出新 公济私 量入为出 惩前毖后 街头巷尾 摇头摆尾 僧多粥少

颠倒是非 颠倒是非 避实就虚 避重就轻 藏头露尾 瞻前顾后

近义构词

胡言乱语 狐朋狗党 胡思乱想 虎背熊腰 自轻自贱 自暴自弃 仁人志士

人山人海 日久生情 日新月异 争分夺秒 崇山峻岭 想方设法 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金枝玉叶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含辛茹苦 穷凶极恶 手舞足蹈

呼风唤雨 长吁短叹 长年累月 引经据典 风起云涌 雷厉风行 魂飞魄散

龙腾虎跃 争名夺利 高瞻远瞩 流言蜚语 仁义

ABCC

波光粼粼 神奕奕 生气勃勃 忧心忡忡 气势汹汹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大腹便便 虎视眈眈 小心翼翼 死气沉沉 喜气洋洋 风尘仆仆 大名鼎鼎

AABC

欣欣向荣 默默无闻 夸夸其谈 蒸蒸日上 皆知 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

奄奄一息 津津有味 历历可数 滔滔不绝 自危 心心相印 历历在目

洋洋得意 摇摇欲坠 比比皆是 循循善诱 蠢蠢欲动 步步为营 娓娓动听

格格不入 耿耿于怀 振振有词

ABAC

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全心全意 一摸一样 不折不扣 无影无踪 半信半疑 如痴如醉 人山人海

不三不四 大手大脚 毛手毛脚 碍手碍脚 缩手缩脚

AABB

山山水水 高高兴兴 三三两两 熙熙攘攘 口口声声 大大咧咧 原原本本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鬼鬼祟祟 吞吞吐吐 形形 慌慌张张 清清楚楚

成语接龙

A组

心口如一 一笔抹杀 杀一儆百 百家争鸣 鸣锣开道 道不拾遗 遗臭万年

年富力强 强词夺理 理直气壮 壮志凌云 云中白鹤 鹤发童颜 颜筋柳骨

骨肉相残 残兵败将 将信将疑 疑神疑鬼

B组

斗志昂扬 扬眉吐气 气味相投 投机取巧 巧立名目 目送手挥 挥洒自如

如释重负 负荆请罪 罪魁祸首 首屈一指 指鹿为马 马到成功

C组

大快人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意忘形 形势逼人 人浮于事 事出有因

因小失大 大庭广众 众星捧月 月中折桂

找规律记成语

巧藏动物机关(12生肖成语结尾)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生龙活虎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打草惊蛇 悬崖勒马

顺手牵羊 杀鸡儆猴 呆若木鸡 白云苍狗 行同狗彘

巧藏人体部位

焦头烂额 另眼看待 画龙点睛 一目了然 扬眉吐气 千钧一发 掩耳盗铃

嗤之以鼻 摇唇鼓舌 唇齿相依 劈头盖脸 三头六臂 一手遮天 了如指掌

口蜜腹剑 铁石心肠 肝胆相照 集腋成裘 瞠目结舌 卑躬屈膝 摩肩接踵

指手划脚 异香扑鼻 别具匠心 洗心革面

巧藏数字

多此一举 说一不二 三头六臂 四通八达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趣记成语

含有“手”的成语

手舞足蹈 心灵手巧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得心应手 爱不释手 手足无措

心狠手辣 情同手足

含有“虎”的成语

虎头蛇尾 生龙活虎 虎口拔牙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骑虎难下 龙潭虎穴

降龙伏虎 虎背熊腰 虎口脱险 调虎离山 羊入虎口 放虎归山 龙腾虎跃

养虎遗患 狼吞虎咽 谈虎色变 虎视眈眈 如狼似虎 虎口余生 为虎作伥

含有“然”的成语

怡然自得 依然如故 恍然大悟 茫然若失 浑然一体 豁然开朗 安然无恙

焕然一新 庞然大物 蔚然成风 迥然不同 泰然处之 防患未然 怦然心动

哑然失笑 昭然若揭 斐然成章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千军万马 对牛弹琴 声名狼藉 杯弓蛇影 鸡毛蒜皮 指鹿为马

鹤立鸡群 抱头鼠窜 亡羊补牢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惊弓之鸟 画龙点睛

兔死狐悲 瓮中捉鳖 鸡鸣狗盗 黔驴技穷 鹏程万里 鹤发童颜 哀鸿遍野

兵荒马乱 管中窥豹 爱屋及乌 鱼目混珠 骑虎难下 守株待兔 顺手牵羊

螳螂挡车 蜂拥而至 泥牛入海 叶公好龙 一箭双雕 噤若寒蝉 井底之蛙

蝇头微利 门可罗雀 蜻蜓点水 狗头军师 狐朋狗友 不通

成语用法归类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呆若木鸡 悠然自得 踌躇满志 全神贯注

目瞪口呆 谈笑风生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永垂不朽

威武不屈 舍生忘死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俯首帖耳 视死如归 落井下石 营私舞弊 见利忘义

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循序渐进

描写谦虚的词

谨言慎行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不骄不躁

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夜郎自大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魂不附体 忧心忡忡 缠绵悱恻 嫉恶如仇 胆战心惊 犹豫不决 胸有成竹

无地自容 心花怒放 沾沾自喜

描写人物语言的词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花言巧语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指桑骂槐 强词夺理 油腔滑调 大言不惭 理直气壮 自言自语 义正词严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如花似玉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瘦骨嶙峋 虎背熊腰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绰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描写说的词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虚情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唠唠叨叨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闲言碎语

描写高兴的词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烈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描写亲情的词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促膝而谈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描写花的词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1、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心猿意马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狼吞虎咽

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4

[习俗] 南京中秋:吃糖芋头、“摸秋”、涧子桥上扔瓦罐

赏月起源于东晋时的南京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对记者说,中秋赏月活动起源于东晋时期,地点就是在当时的南京。如今属于马鞍山的石矶在东晋时隶属于秣陵(南京古称),被称为牛渚,当时的名流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牛渚玩月”的典故。

史书上最早关于中秋节的记载是《唐书.太宗记》上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同时,唐代很多诗人写了大量关于中秋和赏月的诗歌,从文化层面推动了中秋赏月习俗形成,例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时听说“牛渚玩月”的故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学界一般认为中秋节的概念是在唐代出现的。到了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赏月也成为中秋节一项固定节目。

妇女为求子偷瓜豆

中国民协副、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告诉记者,“摸秋”是南京独有的民俗,起源于清代南京“茉莉园”(旧名)。所谓“摸秋”其实就是“偷秋”,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到瓜田、豆园里,暗中摸索摘取瓜豆带回家,故名“摸秋”。关于“摸秋”,《县志》、《金陵碎石记》、《金陵锁志》中记载道“以得瓜豆宜男”,意思是顺利摸到瓜豆就可以生个大胖儿子。按照传统风俗,此夜瓜豆任人来摘,主人不得责怪,第二天再由丈夫负责把损失的钱还给主人。

“中秋求子”风俗南京还有一个传说,中秋这天如果摸了庙前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铁锚、老鸦杆,也能一举得子。

出嫁女子中秋不能住娘家

陶思炎说,南京人很重视中秋节,这天有许多规矩礼数要遵守,最“不近人情”的就是明清以来“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的风俗。意思是说,中秋节这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夜,结婚后的女子要以夫家为家,团圆节必须与夫家人度过,除了这天外,哪怕在娘家住上一整个秋天都可以,惟独中秋不可。这个训导虽是封建礼教的体现,但也不无道理,教导女子利用中秋这天大团圆的好机会早日融入男方家族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中秋节能预测元宵节天气

“古时候南京人会留意观察中秋这天的天气,预测元宵节的天气。”陶思炎说,有农谚为证“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说当年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农谚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有一定科学道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尝试下,看看灵验与否。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吃月饼是其重要习俗,那么月饼什么时候才得名?王涌坚说,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到了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可见那时候“月饼”还被称为“小饼”。他考证发现,相关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明《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因此,“月饼”这一名词来源于明代。

提到“月饼”之名,有个小故事不得不说。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喜欢吃月饼,但不喜欢“饼”字,只因“饼”与“病”谐音,遂下令将月饼改名为“月华”,但没多久大家还是叫回“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朱元璋命令

王涌坚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了一个月饼起源于南京的故事。元末,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困难。军师刘伯温命士兵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可是起义暗号“驱元兵,杀鞑子”走漏了消息,朝廷调兵遣将,准备八月十五一早挨家挨户搜查。元兵先从南京城搜起,南京老百姓为了保护义军秘密,便相互通知约定在八月十五一大早家家都开门做圆饼杀鸭子。那天元兵果然来查,一问,百姓们都说:“这是我们南京人过八月节的习惯,家家都要吃圆饼,杀鸭子。”元兵听后疑团顿释,原来是听错了,不是“驱元兵,杀鞑子”,而是“吃圆饼,杀鸭子”。一场危机终于安然度过。到了约定起义的时刻,各路义军一齐响应。不久,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吃鸭子也成为南京人的最爱。

孙中山爱吃“金陵套饼”

王涌坚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特别喜欢吃南京中华门内糖坊桥的“涌茂”食品店的月饼,还亲自到店里看过,夸赞了他们的月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去买过,可惜后来拆迁城市改造,这家店已经没了,太可惜了。”王涌坚惋惜地说。

孙中山爱吃的“涌茂”月饼就是南京一种独特的“金陵套饼”,以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古代南京人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在月圆之时祈祷亲人团圆,生活美满。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在家里摆上供桌,点上一种盘绕起来的斗香,将月饼堆成塔状,最多的可以堆到16层。

供桌上要插上桂花和菊花,桂花寓意“富贵”,菊花的金**也寓意“财富”。供品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南京历史上水港湖汊很多,因此供果大多体现了水乡特色,一般秋果有鲜藕、柿子、石榴、佛手等,熟食包括菱角、糖芋头、酸梅等。此外,桂花酒也是不可少的,分为用酒泡的和酿造的两种。南京人历来就很实在,一般在祭祀完后,供品就拿来供家人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