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作天气预报甘肃岷县有多远

2.形容情侣热恋的诗句

3.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4.安徽到河南多少公里(安徽跟河南近吗)

陇西天气预报15天_陇西天气预报15天当地天气查询

地球科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其古老,是因为有关地球科学知识的萌芽与积累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已开始;说其年轻,是因为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真正创立只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并且迄今为止,地球科学虽已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但其中仍存在许多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未获解决,并且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地球科学知识的萌芽与积累阶段(17世纪以前)、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创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7~19世纪)、地球科学的革命与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至今)。现今地球科学正处在一个革故鼎新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地球科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成熟的发展新阶段。

(一)古代地球科学知识的萌芽与积累(17世纪以前)

有关地球科学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科学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积累。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地球科学思想萌芽之早、知识积累之丰富是任何其他国家都不能比拟的,现仅举几例,可见一斑。

《禹贡》、《山海经》、《管子》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的最早一批有关地理、地质、水文、气象的著作。《禹贡》记载了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时候所了解的全国各地的矿产情况和山川地形。《山海经》除记述了山岳、河流、湖泊、沼泽、气候与气象等之外,还记述了岩石(矿石)及矿物(金属与非金属矿物)72种,矿产地440多处,此书把矿产划分为金、玉、石、土四大类,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矿产分类。《管子》一书曾对金属矿床与找矿知识有精辟论述,指出了利用矿物共生组合及“铁帽”等作为找矿标志的科学方法。该书还曾对河流的横向环流、侧蚀作用形成河曲的过程进行了正确分析。

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公元138年在洛阳用这台地震仪正确测出了发生在650 km外的陇西地震(图0-5)。

《水经注》是南北朝卓越的地学家郦道元在研究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考察,于公元512~518年编写的著名地学著作。书中涉及地域广泛(包括中国及部分邻区),记述内容包括河流、瀑布、湖泊、风沙、溶洞、火山、地震、山崩、地滑、温泉、陨石、化石、矿物、岩石和矿产等多方面的地质、地理及水文等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图0-5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及简要原理

(引自徐邦梁,1994)

宋朝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光辉著作,其中涉及地球科学领域的包括陨石、地震、矿物、矿床、化石、河流、地下水、海陆变迁、地形测量和制图等多方面。例如,书中论述了流水的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推断华北平原是由河流自上游搬运泥沙到下游沉积而形成的冲积平原;沈括还根据太行山东麓山崖间所见海生螺蚌化石,推断东距大海千里以外的该地在古代曾经是海滨;他还根据化石推测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沈括对化石的正确认识比意大利人达·芬奇所提出的类似观点要早400年;他在分析地质问题时使用的古今类比法比莱伊尔《地质学原理》所应用的“将今论古”的方法要早700多年。沈括还首次使用“石油”这一科学术语,该术语被一直沿用至今。

《徐霞客游记》是明朝徐宏祖(1586~1641年)撰写的一部考察纪实性著作,书中对我国许多地区的岩溶、火山、温泉、水文、地貌及矿物等作了极有价值的记述。

《天工开物》为明代宋应星(1587~1661年?)所著,书中详细记载了非金属矿物的产地、形状及性质;并根据煤的硬度与挥发性提出了世界上较早的煤分类法;特别是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我国矿工程技术,对矿藏开、井下支护、通风、矿井充填、矿石洗选等都有细致描述。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地球科学思想非常活跃,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成就当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后期)的闭关自守,重视习文读经,轻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搞文化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使近代地球科学的一些主要学科没能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诞生。

国外古代地质知识的萌芽与积累主要集中于欧洲。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42年)、狄奥弗拉斯特(公元前370~公元前287年)等都曾对火山喷发、地震和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进行了观察和解释,并根据岩层中的贝壳化石得出海陆变迁的概念,他们还对部分岩石、矿物作了初步分类和描述,还对一些天气现象作过适当的描述与解释。

古罗马的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63~公元20年)著有《地理学》,书中论及了有关化石、海陆变迁、火山、地震、河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等许多方面的地质问题。老普里尼(Pliny the Elder)于公元77年著出《自然史》,书中曾对矿物进行了专门论述,包括当时使用的各种矿物、建筑用石材、矿石及矿床、矿及冶金方法等。同时代的西尼卡(Seneca)著有《自然问题》等书,论述了有关地震、地下水和地面水问题,认识到河流对山谷的侵蚀作用。

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为地球科学的一些主要学科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哥伦布、麦哲伦等相继环球航海成功,证实地球是球形,并对大洋和大陆的轮廓有了初步了解。1530~1540年,哥白尼写成了《天体运动》这一伟大著作,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这对该时期的地球科学研究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9年)早年曾领导开凿运河工程,他对化石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现今内陆或高山上发现的海生贝壳化石,是原先生长在海水中的生物,后来埋藏在泥沙中而形成,并由此推测海陆变迁历史。他还明确指出,地球是一本书,这本书早于文字记载,科学的任务就是辨读地球自身的历史痕迹。

德国的阿格里柯拉(Agricola,1494~1555年)一生著有七部地质专著,除了叙述德国矿业的发展以外,还根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对矿物与金属矿床的形成及相互关系作了论述,并涉及古生物学等问题。后人誉之为“矿物学之父”。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创立与初步发展(17~19世纪)

对于气象学,从古代到16世纪只限于零碎的定性观察和描述,还谈不到独立的科学。17世纪,由于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成就,使较精密的气象仪器相继发明,有关气象学的理论也得到很大提高,使气象学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

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于1593年发明了温度表,意大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托里拆利(Torricelli)于1643年发明了气压表。由于有了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仪器,1653年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气象观测站,以后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气象台站。由于广泛的气象观测,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气象学的研究逐步深入。此后,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气象观测结果能很快地传到各地,给予编制和研究天气图以可能性。1860~1865年间天气图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末,在小范围内已开始了高空探测的高空气象学。

在地球科学中,地质学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18世纪开始进入产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近代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对矿产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促进了找矿和地质调查工作,使地质知识与资料迅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于是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了。

在地质学的创立过程中,学术思想论战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的论战是在“火成论”者与“水成论”者之间及“均变论”者与“灾变论”者之间进行的。

“水成论”者认为,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都是从原始海洋物质中结晶、沉淀形成的,他们否认地壳运动的存在,主张地球从取得现有形态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水成论”者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矿物学教授魏尔纳(A.G.Werner,1750~1817年),他对矿物学的研究有卓越贡献,由于他丰富的知识和口才,使他驰名欧洲,对传播地质学起了重要作用。魏尔纳1775年在弗莱堡开始讲学,“水成论”兴起,由于他的声誉和拥有众多门生及崇拜者,加之教会的支持,使得“水成论”在18世纪后期的欧洲占据统治地位。

“火成论”者的代表是苏格兰地质学家赫顿,他发现花岗岩脉穿插在沉积岩中呈侵入接触关系(有烘烤及冷凝边),认为除沉积岩外,还有岩浆岩和变质岩,并认为地壳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这一过程是缓慢的,过去发生的变化和现代进行的演变过程是类似的。他较正确地论述了三大岩类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影响。赫顿1785年发表最初的《地球理论》论文,提出“火成论”,1795年重新发表《地球理论》著作,系统论述了自己的观点。该书为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自此,“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战愈演愈烈,随着人们了解到更多的地质现象,到19世纪初,“水成论”观点逐渐被抛弃,“火成论”取得了胜利。

“灾变论”者的代表是法国学者居维叶(D.G.Cuvier,1769~1832年),他在研究巴黎盆地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时发现,在相隔很近的岩层中动植物化石群的种属有显著差异,曾经一度出现的古生物种属,后来竟完全绝灭而代之以新的种属;他还看到较老岩层发生褶皱,上面盖以水平的沉积岩层。于是他便认为地壳曾经发生巨大变革,产生世界规模的大灾变,致使地形改变、生物灭绝,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重新创造出新的动植物来;地球上曾经历了多次这样的大灾变和再创造过程;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并造就了地球的现今面貌和生物特征。居维叶的“灾变论”强调地质发展过程中的突变阶段,虽有合理成分,但他否认地球的渐近发展过程,并把其演变历史归结为古今没有联系的一系列不可知的突然。居维叶的重复创造与不可知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次灾变的时间与圣经中论述的“大洪水期”和“诺亚方舟”神话一致,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得到广泛传播。

与“灾变论”针锋相对的是生物进化论和地质学的“均变论”。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k,1744~1829年)在研究巴黎盆地第三纪古生物化石时,发现生物的种与种之间有过渡关系,某些种属是由另一种属发展而来的,并有由低级种属向高级种属演变的规律。他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它与地球的演变历史同时进行。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继承了赫顿的思想,经过与“灾变论”的多次论战,在结合前人成果及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于1830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册中明确提出了地质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即“将今论古”),指出地球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解释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于上帝和灾变,那些看来非常微弱的地质动力,经过长期缓慢的作用过程,就能使地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均变论”的主要思想。

随着《地质学原理》一书的问世,“均变论”的思想逐渐取代了“灾变论”,现实主义原则也成为了地质学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均变论”强调“古今一致”与渐近发展的同时,本身又存在忽视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有飞速发展阶段(突变)的片面性。

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共三册)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确定了地质科学的概念,总结了地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建立了地质科学的体系,是地质科学创立的标志。自此以后,地质科学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到19世纪末已获得了很大进展。在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方面,用显微镜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得到充分发展,地球化学的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

在研究地壳的演化历史方面,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相对地质年代表。北美学者霍尔、丹纳根据对美国东部造山带的研究,提出了“地槽”学说,对地质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矿床学进一步发展,并诞生出了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17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瓦陵尼阿士(1622~1650年)的《普通地理学》开始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专论地理学和通论地理学的区别。前者描述特定地区,后者阐述一般原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洪堡德(1769~1859年)与李特尔(1779~1859年)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基础。

洪堡德的代表作是《宇宙:世界的自然描述概略》,共五卷。他最早用计算气象要素平均值的方法研究气候,提出等温线的概念,1817年绘制出第一幅世界年平均温度分布图,提出大陆东西两端的气候差异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类型。他观测了地势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的垂直递减现象,研究气候与植物分布、类型的关系,提出平原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山地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他最早运用地形剖面图和地理比较法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特别是气候学与植物地理学的一般原理。

李特尔通过区域描述和地面现象综合比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他强调地理学要以人地关系为主旨,提出比较地理学的概念。1817年李特尔的《地理学》第一卷出版,到1859年共出版19卷。

此后,地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德国地理学界比较著名的学者和学派有拉尔的“地理环境论”、赫特纳的“地理学方法论”等。法国比较重要的地理学派有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地相关论”等。美国著名的地理学说有戴维斯(W.M.Dis,1899)的“地貌侵蚀循环说”,该学说主张陆地自然面貌是由侵蚀造成,认为地表形态是连续的,又有阶段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与外部营力的结合。他把河流发育分成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地壳上升使河流复活。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然地理分析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的革命与全面发展(20世纪至今)

20世纪以来是现代地球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地球科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固体地球科学(包含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的革命。

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主要是大地构造理论上围绕活动论与固定论发生的思想革命。传统的地质观念认为,大陆及海洋只在原来的位置上作垂直升降运动,其相对位置未发生显著变化,故被称为“固定论”,“地槽”“地台”说是其典型代表。“活动论”者认为,大陆曾有过长距离的水平运动,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代表“活动论”的大地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争论,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现代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板块构造学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由此推动了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的地质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技术、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大陆超深钻与深海钻探技术等给地质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地质学逐步由定性描述与分析向半定量、定量分析与研究发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地球及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运动特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推动地质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航天技术在地质学上的应用取得了重大成就,以航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的天文地质学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研究将为人类最终了解地球起源与演化、解决许多重大地质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地质学的应用是促进地质学发展的动力,20世纪以来除传统的矿床学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理论之外,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的研究也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20世纪以来在地理学上也发生了重要的革命,特别是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革命,通常称为地理学的计量革命。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开始用现代数学方法分析地理问题。195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在加里逊主持下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班,推动计量地理学发展。1963年,伯顿提出“计量革命”口号,使这一趋势推向欧洲和全球。地理学计量革命的实质是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模型和模拟,使地理学的理论精确化,计算快速化,从传统的定性分析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过渡。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量革命的推动下,人们把地理环境和区域看作是一个系统,大量地应用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方法,对系统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模式化、公式化,用数字、图像等定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与变化,从而对地理环境的演化进行科学预测,以期达到人地关系的最优化。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成功开发与广泛应用。这样,使地理学由以前的现象描述发展到科学解释和定量预测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需要,应用性的地理分支学科大量涌现,如工程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应用景观学等。

20世纪以来气象学的革命性变化更加突出。在20世纪的前50年,气象观测开始由传统的地面观测向高空发展,主要以风筝、气球等为高空观测工具,其所达到的高度是有限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观测系统有了激光、雷达、人造地球卫星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大大地推进了气象学的发展。大规模的综合遥测、遥感,使得几小时的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不再是纯预报问题,而变成了对实况的跟踪与真实预报。计算机的大量利用,使得对大气现象定量地进行数值模拟成为现实。这些研究的进步也大大促进了气象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地球科学的全面、飞速发展,还使得20世纪以来诞生了一些新兴的分支学科,如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海洋学、环境地学、地球系统科学等。海洋学与环境地学都与人类现今的生活、生存及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及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20世纪后期,随着地球科学综合性、系统性研究的深入,地球系统科学这一分支学科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地球系统科学把地球看成为一个由多个层圈子系统组成的统一、复合系统,强调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整个地球系统(包括各子系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

(四)地球科学的发展展望

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变革时代。现今地球科学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建立新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时期。

长期以来,地球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研究地球,指导寻找矿产、能源和各种自然,以保证人类和社会发展对的需求;而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应用则处于从属的地位。由此建立起来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可概括为“型”的知识体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当代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灾害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它直接威胁着今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存条件。在这些挑战面前,地球科学除要解决能源和矿产问题外,还必须帮助解决当今社会生活中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减轻自然和人为灾害、寻找和保证充足干净的水源、安全处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以及为合理利用自然、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为保护生态环境、为国土整治和农业发展等等提供地学知识和服务。所有这一切,都将促使地球科学从“时代”进入“环境时代”和“社会综合应用时代”。因而要求其社会功能由“型”拓宽到“社会型”。与此相适应,地球科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都将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1993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表了指导美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报告,即《固体地球科学与社会》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固体地球科学今后的主要任务是:①了解全球系统所涉及的过程,特别注意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提供充足的自然(水、矿产和燃料);③减轻地质灾害;④调节全球和区域的环境变化。这份报告强调,地球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了解整个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以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条件。

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正是地球科学为适应上述新形势而发展的结果。由于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的环境、、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结合紧密,代表着地球科学新的研究前缘和学科生长点,因而受到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及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地球系统科学目前所涉及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有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动力学、全球变化、数字地球、地球系统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可以预见,其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应用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地球系统科学并不能代替传统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相反要求它们能更深入精确地研究和提供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自身的特征与规律性认识,以便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上可见,未来的地球科学将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地球科学的前景是光明的,它在社会发展中和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将会更加提高。因此,一些科学家大胆预言:“21世纪将是地球科学的世纪”。

焦作天气预报甘肃岷县有多远

今天是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二月廿一 相关地区 兰州永登榆中皋兰 兰州(Lanzhou) 城市标识征集天气社区 最新实况(08:00)雷达图>> 气温 50 -

25 -

0 -

-25 -

-50 - 8.7℃

湿度:27% 气压:848.8hPa 风向 0.8

m/s 东风 小于3级 相关数据 今日日出日落时间 06:45 | 19:29 明日日出日落时间 06:44 | 19:30 邮政编码 730000 兰州天气预报(2010-04-05 08:00发布) 查看未来4-7天天气预报 天气图例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5日星期一白天晴高温 1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6℃ 无持续风向 微风 6日星期二白天晴高温 1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6℃ 无持续风向 微风 7日星期三白天晴高温 19℃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6℃ 无持续风向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0-04-04 18:00发布) 仅供参考 8日星期四白天晴高温 24℃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多云低温 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9日星期五白天多云高温 18℃ 西北风 3-4级 夜间多云低温 6℃ 西北风 3-4级 10日星期六白天多云高温 20℃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1日星期日白天晴高温 22℃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周边地区今日天气(2010-04-05 08:00发布) 西宁12℃/-2℃海东12℃/-1℃黄南13℃/-1℃海南13℃/-2℃果洛9℃/-6℃海北8℃/-7℃乌海12℃/0℃临夏15℃/2℃白银14℃/5℃天水20℃/7℃张掖12℃/1℃金昌9℃/-2℃武威13℃/2℃定西15℃/4℃平凉20℃/6℃安定15℃/4℃临洮17℃/3℃渭源15℃/2℃陇西16℃/4℃天祝8℃/-7℃榆中15℃/2℃</B></TABLE></B></TABLE></B></TABLE></B></TABLE></B></TABLE></B></TABLE>

形容情侣热恋的诗句

驾车路线:全程约1052.6公里

起点:焦作市

1.焦作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30米,左转

2) 行驶50米,右转

3) 行驶130米,左转进入政一街

4) 沿政一街行驶250米,右转进入人民路

5) 沿人民路行驶350米,左转进入民主南路

6) 沿民主南路行驶650米,右转进入丰收路

7) 沿丰收路行驶6.1公里,左转进入焦桐高速公路

8) 沿焦桐高速公路行驶90米,直行进入焦桐高速公路

9) 沿焦桐高速公路行驶9.6公里,朝博爱/新乡/济源/S2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金城互通式立交

2.沿金城互通式立交行驶550米,过金城互通式立交约1.5公里后,直行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3.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39.9公里,朝洛阳/晋城/济源北/邵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4.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5.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33.4公里,朝西安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59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7.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352.0公里,朝西安绕城/延安/长武/汉中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方家村立交

8.沿方家村立交行驶600米,过方家村立交约290米后,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

9.沿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行驶32.6公里,过陇海线高架桥,朝咸阳/杨凌/宝鸡/兰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帽耳刘立交

10.沿帽耳刘立交行驶660米,过帽耳刘立交桥约670米后,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11.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21.3公里,稍向左转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12.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13.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430.4公里,朝陇西/渭源/S1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陇渭高速公路

15.沿陇渭高速公路行驶5.1公里,在陇西/G316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

17.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G316

18.沿G316行驶27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X449

19.沿X449行驶39.3公里,直行进入S209

20.沿S209行驶6.0公里,左转进入G212

21.沿G212行驶32.4公里,直行进入木寨岭隧道

22.沿木寨岭隧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G212

23.沿G212行驶26.3公里,朝岷县县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岷州东路

24.岷县内驾车方案

1) 沿岷州东路行驶2.3公里,左转进入钟楼街

2) 沿钟楼街行驶180米,过左侧的岷县商贸城约150米后,右转进入和平中路

3) 沿和平中路行驶2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岷县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1. 关于情侣热恋的诗句

关于情侣热恋的诗句 1.描写男女恋情的诗词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跟男朋友热恋的诗句

从此一遇

——灵遁者

从此一遇

我该带你去何方

从此一别

我该带我去何方

世界这么小

小的如你的眼睛

我一只手就可以捂住

世界也这么大

大的也如你的眼睛

我怎么也捂不住

关于流年

我只是记住了你的肥瘦

从此一遇

从此一别

悄悄的没有人看见

悄悄的只有我们笑了

悄悄的只有我们哭了

从此一遇

从此一别

你变成了我

我变成了你

从此一遇

从此一别

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睛

露出一丝洁净的笑

从此一遇

从此一别

世界怅然

人生完美!

3.表达热恋的诗句

不再是明天的浮云

不会有今天的阴雨

过问天气预报

未来还是雷阵雨

只是这里的空气

远方 忧郁的沐浴露

是谁望着你 沁香的身体

再雨露里滋润

属不成是我的恋人

何必当初

你我的温柔

初吻 过了

爱 真的浓烈了

身体 越发 成熟了

只不过 热恋的爱里

两年后 终究

还是要离去

只是未来还有我们的相爱

谁不知道 我们的爱

如树般安逸

如枝叶般坚定

随着微风飘逸

微雨轻斜

还好 最好的离别

有我们 最珍贵的真情

雁飞微雨 和风

亲雨 落一滴眼泪

随我吻上你的唇

从此泪就是我们

爱过的倾诉

唯一的证据

夜已傍晚

情雨交融

湿吻缠绵

悠然心动

就在那一刹那温柔

就有你我温柔的清纯

4.写男女恋情的诗词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

5.有关热恋中的爱情句子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目空一切,就是为了能看得到你

我愿用我一世光阴,换你一瞬笑颜!

有你的寒冬不会冷

有你便是白天,没你便是黑夜。

记住你,需要一秒的时间。忘记你,需要一生的时间。

我等待你的关心,等待的关上了心!

我的电话对你没有关机没有不在服务区!

香浓的咖啡,你我各一杯。坐在屋檐底下陪你到天黑,漫漫人生路,我们来讲述,我们勾勾手指,我把你来护!

斯是陋室,有你则馨!

花花世界,是我太认真!

纯手打,~!

6.描写恋爱的诗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见怎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想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病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孤灯愁,佳人何处,多少相思枉白头

铁血汉,成绕指柔,痴情梦里,又一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安徽到河南多少公里(安徽跟河南近吗)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甘肃省现有兰州、西峰、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7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共390个监测点,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各分站隶属情况:兰州、西峰监测站隶属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平凉、天水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武威、张掖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酒泉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见表)。地质环境监测院仅对其进行业务管理,资料除直属的兰州站、西峰站全部资料归档属于监测院管理外,其他各分站仅提供国测点动态监测资料、年报和水情通报,各类原始资料和省测点资料归属地各地勘院管理。

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

全省地下水监测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黄河流域,监测面积为15877.3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0%。其中,酒泉、张掖、武威站属区域性监测站,位于北大河、黑河和石羊河,控制面积分别为282.80km2、8288km2、6380km2;其余各站均为城市水源地监测,监测控制面积较小,共926.5km2,其中,兰州400km2,天水88.5km2,陇西60km2,平凉67km2,西峰311km2。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地下水监测点390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省级监测点315个,地级监测点17个。

从左至右: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余志山、副院长兼纪委书记孙於春、院长黎志恒、党委书记邓国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赵成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

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

甘肃省的地质环境监测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实地测量,测量装备均用万用表、电线,监测数据用人工填写,最后有专人负责录入计算机。

四、信息化建设情况

2008年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具体业务仍由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两家承担。时间为5月1日至9月30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重点区域为兰州、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平凉、庆阳和白银9个地区。

(一)预警数据传输

气象数据和预警产品主要通过2M专线以专线方式传输,预警产品以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国土厅的名义联合发布,以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发布。

在气象数据的传输频率上,兰州中心气象台在无降雨、小雨和中雨日,每天下午16:00~17:00通过2M专线将全省范围内的降水预报数据传输传到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续连阴雨日,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将数据传输传到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

(二)预报预警流程

1.收到兰州中心气象台发来的甘肃省境内未来24小时降雨预报数据以及前期实际降雨数据半小时内,监测院预报组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等,结合当天的预报降水量、降水区域,以及降水累加值等资料,在已确定的降雨特征值基础上,分析判断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范围及其可能性程度,进行预报预警等级划分。

2.监测院预报组将预报预警结果与监测院预报预警课题组会商,最终确定预报范围和级别。

3.将预报预警范围和级别报院主管领导签发,并报省国土厅主管部门审批。

4.将预报预警结果通过2M专线传输到兰州中心气象台。

5.兰州中心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节目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结果主要通过甘肃电视台20点的天气预报节目发布,同时通过短信、广播电台和甘肃省气象局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

6.省国土厅,通过甘肃省国土厅网站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同时通过电话、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将预报预警结果通知预警地区国土局。

最后,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存档。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2008年度发布地质环境公报1份,地下水动态监测年报7份,水情通报7份。在2008年主汛期,共发布了34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其中Ⅲ级28次,Ⅳ级6次,成功预报20次。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根据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群测群防”等防灾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2008年主汛期,全省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及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

六、法制建设

1.《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2月2日。

2.《甘肃省人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6〕45号。

安徽到河南多少公里

安徽离河南全程约562.86公里。

安徽与河南省是相邻的两个省份。它们之间没有绝对和相对的多远距离。安徽的北部西边与河南的南部东边交界。两个省份北部都是位于黄淮平原上,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流经河南,安徽两个省,最后经过洪泽湖,流入长江,其中黄河经过河南最后流入渤海,长江经过安徽最后流入东海。

安徽到河南总里程约:576.2公里,开车需要时间约:6小时11分钟。

主要路段里程:合肥绕城高速,蚌合高速,滁新高速,济广高速,宁洛高速,大广高速,商周高速,机西高速,商登高速,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机场高速。

河南郑州到安徽淮北距离为342.7公里,从郑州到开封再到商丘,从商丘夏邑到永城就基本上进入安徽境内了,从永城到淮北。

从郑州到淮北有高铁、火车、票车和自驾车。一般高铁需要从淮北到萧县北,再从萧县北到郑州东。

普通火车从淮北到徐州站,再从徐州站坐火车到郑州站。

票车从河南郑州汽车站直接到淮北汽车站,需要5个小时。

自驾车从淮北到萧县南高速入口,上连霍高速直达郑州,需要四个小时。

安徽跟河南近吗

安徽亳州和河南郑州是挨着的,安徽和郑州都是邻居一样,所以有时候河南过去安徽是很近的

安徽到河南坐高铁几个小时

现在交通是比较发达的,所以如果你想跨省旅游也是很方便的。并且交通工具也是很快捷的,比如说你前一天还在一个省,可能第2天你就出国了。有一位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安徽到河南有多少公里?乘坐或者开哪种交通工具是最便捷的?

安徽到河南有多少公里?

其实安徽和河南的距离还是比较近的,在小编小的时候,小编的妈妈在听天气预报的时候,就会听武汉和合肥这两个地方的天气,然后推算出家乡的天气。所以这两个省之间的距离是非常近的,如果从最近的地方算起,那么河南到安徽总共有562.86公里。这个距离虽然看起来比较长,但是现在的交通是比较发达的,乘坐交通工具能够快速的从安徽到达河南。

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最便捷?

现在人们的出行是很方便的,你可以坐大巴,也可以坐火车,如果你的预算比较高的话,还可以去乘坐高铁或者飞机。小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也在网络上进行了搜索,发现从安徽到河南乘坐高铁是比较方便的。如果你乘坐了最快的高铁,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从安徽到河南。即使你感觉高铁的费用比较贵,想乘坐火车,这也是非常方便的,乘坐火车大约需要8个半小时就能够进行跨省,然后来到河南。

总结

在如今这个交通工具如此便捷的时代,如果你想进行跨省是非常方便的,你可以乘坐飞机也可以乘坐高铁,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是有高速公路的,你还可以乘坐大巴。现代的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相比是非常便捷的,在古代你如果想进行跨省,可能需要10多天半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这么便利。

安徽到浙江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402.9公里

起点:安徽省

1.安徽省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370米,右前方转弯

2)行驶50米,右转

3)行驶100米,右转进入包河大道

4)沿包河大道行驶630米,朝包河大道高架/锦绣大道/繁华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包河大道高架

5)沿包河大道高架行驶6.0公里,朝绕城高速/南北一号高架/南二环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包河大道高架路

6)沿包河大道高架路行驶750米,直行进入包河大道

7)沿包河大道行驶350米,朝绕城高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合肥绕城高速

3.沿合肥绕城高速行驶22.7公里,朝芜湖/蚌埠/徐州/杭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陇西枢纽

4.沿陇西枢纽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芜合高速

5.沿芜合高速行驶116.2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6.沿沪渝高速行驶43.6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芜宣枢纽

7.沿芜宣枢纽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宣桐高速

8.沿宣桐高速行驶21.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宣广枢纽

9.沿宣广枢纽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10.沿沪渝高速行驶80.1公里,朝安吉/S14/杭州/煤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泗安枢纽

11.沿泗安枢纽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杭长高速

12.沿杭长高速行驶87.9公里,在振华路/紫金港隧道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驶520米,直行进入紫金港北路

14.浙江省内驾车方案

1)沿紫金港北路行驶580米,直行进入紫金港路隧道

2)沿紫金港路隧道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紫金港路

3)沿紫金港路行驶3.4公里,左转进入天目山路

4)沿天目山路行驶5.3公里,直行进入天目山路辅路

5)沿天目山路辅路行驶130米,进入保_路

6)沿保_路行驶890米,左转进入宝石一路

7)沿宝石一路行驶240米,右转

8)行驶230米,到达终点

终点:浙江省

河南离安徽远吗

安徽和河南离得不远。徽和河南离得远河南与安徽相邻。安徽省大致在河南省的东南方向,两省交界处比较多,像河南省的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分别与安徽省的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六安市交界。两省在语言民俗方面相通相似处极多交通方面更是非常便利,来往比较方便。

河南省地理位置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到36°22,东经110°21到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